相关习题
 0  167733  167741  167747  167751  167757  167759  167763  167769  167771  167777  167783  167787  167789  167793  167799  167801  167807  167811  167813  167817  167819  167823  167825  167827  167828  167829  167831  167832  167833  167835  167837  167841  167843  167847  167849  167853  167859  167861  167867  167871  167873  167877  167883  167889  167891  167897  167901  167903  167909  167913  167919  16792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氧化镁
C.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吹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011年被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引领了相关科学与技术的进步
B.粮食、能源、环境三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
C.化学使人类告别只依赖天然材料、天然药物、天然肥料的时代
D.化学用品在生产制备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应抑制化学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比较水通电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应条件不同B.生成物中都有氢气生成
C.生成物中都有氧气生成D.两个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电解水实验
(1)实验装置图
(2)现象: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连接正极的试管内气体体积约为连接负极的试管中气体体积的$\frac{1}{2}$;
(3)气体的检验:正极上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它是氧气;点燃负极上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它是氢气.
(4)化学反应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文字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化学符号表达式H2O$\stackrel{通电}{→}$H2↑+O2↑.
(5)结论:①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③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
④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2个水分子2H2O;8个五氧化二磷分子8P2O5; 7个二氧化硅分子7SiO2;6个硅原子6Si;12个钾原子12K;9个二氧化氮分子9NO2;2个镁离子2Mg2+;3个铝离子3Al3+;2个亚铁离子2Fe2+;2个氢氧根离子2OH-;2个硫酸根离子2SO42-;2个铵根离子2NH4+;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stackrel{+4}{C}$O2;硫酸铁中+3价的铁元素$\stackrel{+3}{Fe}$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氧原子2O,3个钠离子3Na+
(2)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Mg原子再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2O,3个钠离子3Na+
(2)用化学式填空:①最简单的有机物CH4;②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2CO3
(3)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Mg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锅比铁锅好B.吸烟强身健体
C.我国早在商代就制造铁器D.碳可以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生活中,碳酸氢钠是常用的发酵剂的主要成分.
Ⅰ.(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阴离子对应的酸都是H2CO3(填化学式).
(2)碳酸氢钠在医疗上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Ⅱ.某天然碱中可能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其组成.请分析其过程完成填空.
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1所示装置用小苏打和纯碱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回答:①结论:碳酸氢钠(填“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出水和CO2等物质;②写出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同学们还查阅到如下资料:
(1)2NaHCO3+Ca(OH)2=Na2CO3+CaCO3↓+H2O
(2)Ca(HCO32+Na2CO3=CaCO3↓+2NaHCO3
(3)CaCl2 稀溶液与 NaHCO3稀溶液混合无沉淀、与Na2CO3稀溶液混合有沉淀
【假设猜想】
假设一:天然碱成分为碳酸氢钠;
假设二:天然碱成分为碳酸钠;
假设三:天然碱成分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一定量样品直接加热,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现象,对上述三种假设的每一种是否成立都能进行判断.请评价这种方案是否合理否(填“是”或“否”),理由是只能得出是否含有碳酸氢钠或碳酸钠,不能判断是否同时含有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方案二:
可选药品:NaOH溶液     稀盐酸     Ca(OH)2溶液     CaCl2溶液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操作一:取天然碱样品少量溶于足量水后,加入过量的CaCl2稀溶液(如果操作一有沉淀,则进行操作二)无沉淀出现假设一成立
操作二:待操作一中反应充分后过滤,并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观察无沉淀出现假设二成立
产生白色沉淀假设三成立
Ⅲ.为测定天然碱中的成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2组装仪器,将52.5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2)准确称量干燥管的质量后再次连接好装置;
(3)关闭活塞B,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上面的塞子,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4)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再次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5)再次称量干燥管的质量;并绘制干燥管增加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见图3);
讨论:
①步骤(1)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所加的酸溶液最好是稀硫酸.
②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装置乙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第(4)步再次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的作用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③请利用有关数据计算试样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括号内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  )
A.纯碱和食盐(稀盐酸)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C.羊毛与棉线(灼烧)D.氧化铜与木炭粉(观察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