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7864  167872  167878  167882  167888  167890  167894  167900  167902  167908  167914  167918  167920  167924  167930  167932  167938  167942  167944  167948  167950  167954  167956  167958  167959  167960  167962  167963  167964  167966  167968  167972  167974  167978  167980  167984  167990  167992  167998  168002  168004  168008  168014  168020  168022  168028  168032  168034  168040  168044  168050  16805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frac{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问:
(1)指出仪器A的名称烧杯.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振荡.
(3)实验时不能(能或不能)将软塑料瓶换成玻璃瓶.
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写出用装置B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可选用上图中BC(填序号)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满.
(4)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当你选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氨气的装置是E(填序号),选择这种收集装置的理由是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4Al+3O2$\frac{\underline{\;点燃\;}}{\;}$2Al2O3的化学反应中,108份质量的铝与96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4份质量的氧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把甲、乙、丙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变化;把甲加入到乙的化合物溶液中,甲表面析出乙.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乙、甲、丙B.甲、乙、丙C.丙、乙、甲D.甲、丙、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验满氧气
B.
  倾倒液体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点燃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一组是(  )
A.五氧化二磷、氮气B.糖水、白酒C.干冰、矿泉水D.碘酒、液态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C为无色液体,B、E为黑色固体,D、F是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一种(或多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或多种)物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H2O2,F:CO2
(2)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将浑浊的水样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液,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请回答:
(1)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液体;
(2)操作结束后,发现烧杯中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①滤纸破裂,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纯净的氧气,氢气安静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stackrel{点燃}{→}$水;
(2)不纯的氢气点燃,会发生爆炸;
(3)所有可燃性的气体在点燃前,都要验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