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8324  168332  168338  168342  168348  168350  168354  168360  168362  168368  168374  168378  168380  168384  168390  168392  168398  168402  168404  168408  168410  168414  168416  168418  168419  168420  168422  168423  168424  168426  168428  168432  168434  168438  168440  168444  168450  168452  168458  168462  168464  168468  168474  168480  168482  168488  168492  168494  168500  168504  168510  16851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煤气燃烧B.铁锅生锈C.馒头变酸D.冰箱里结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有A、B、C三种原子,A原子构成的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C的原子和B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C原子与B原子反应时,易失去1个电子.根据以上叙述或现象写出:
(1)A原子的符号Fe
(2)画出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3)写出B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气体能够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2)站在桂花树下,可以闻到花香,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原子.根据微观模拟图回答问题:

(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字母,下同)C,属于化合物的是AB;
(2)从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是(答出一点即可)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都能发生,其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镁+氧气→氧化镁D.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三氯生”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菌剂,广泛应用于牙膏、药皂、洗面奶、空气清新剂等.下面有关于“三氯生”(C12H7Cl3O2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三氯生中含有氧分子
B.三氯生由碳、氢、氯、氧四种元素组成
C.三氯生中C:H: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2:7:3:2
D.一个三氯生分子共含有24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C.木炭放入氧气瓶中,剧烈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请通过观察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实验的反应原理相似,反应条件不完全相同,CO还原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而C还原氧化铜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实验现象也有共同之处.都生成了二氧化碳.甲、乙中还原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O+CO$\frac{\underline{\;\;△\;\;}}{\;}$Cu+CO2、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2)从装置上看,甲、乙均需将导管尾部插人澄清石灰水中.目的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为了防止CO污染环境,在装置甲中a处应连接收集装置或放置酒精灯
(3)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点燃酒精灯之前,必须先通一会儿CO(或N2).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加热发生爆炸
(4)实验结束后,甲装置中的红色物质又变成黑色物质.原因是灼热的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为了防止此现象的发生.熄灯后还需继续通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
(5)甲、乙两个实验说明CO和C都具有还原性,且CO的还原性强于(填“强于”或“弱于”)C的还原性.他们都可用于金属冶炼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损坏的钾盐(化学式K2R),现进行如下操作:取一定量该钾盐完全溶于水配制成119.7g溶液,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26.1%的Ba(NO3)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9.7g白色沉淀.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R+Ba(NO32=2KNO3+BaR↓;;
(2)利用已知条件求反应生成的硝酸钾质量(x)的比例式为$\frac{261}{100g×26.1%}$=$\frac{202}{x}$;
(3)该钾盐中的酸根是碳酸根;
(4)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10.1%;
(5)农业上常用浓度为5.05%的硝酸钾溶液做营养液,所得滤液可以配成400g该营养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的实验,大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提高温度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此时是试管内的空气.
(3)判断反应发生的现象是试管①内的黑色固体变红、试管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4)是否可以不待试管冷却就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不能;原因是生成的铜能被氧气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