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358  171366  171372  171376  171382  171384  171388  171394  171396  171402  171408  171412  171414  171418  171424  171426  171432  171436  171438  171442  171444  171448  171450  171452  171453  171454  171456  171457  171458  171460  171462  171466  171468  171472  171474  171478  171484  171486  171492  171496  171498  171502  171508  171514  171516  171522  171526  171528  171534  171538  171544  171552  211419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上周做完酸的性质实验,化学老师将一瓶NaOH溶液放在实验桌上,故意让瓶口敞口放置到现在,今天让同学们分两组一起探究这瓶NaOH溶液如何变质。

【提出猜想】第一组同学猜想:NaOH溶液没有变质。

第二组同学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新猜想:_________溶液全部变质 。

【实验探究】

(1)第一组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然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他们一致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

(2)第二组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然后滴加Ca(OH)2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他们也一致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

【方案分析】第一组同学得出的结论____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第二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有质疑,理由是 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假设你的猜想正确,你的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1)NaOH溶液应 __________ 保存。

(2)氢氧化钠常用作干燥剂,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NaOH溶液全部变质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不合理 加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 密封 不能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氢氧化钠变质成分的实验探究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提出猜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钠,还可以猜想氢氧化钠已经全部变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人足够的钙。市场上某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进行计算。

(1)葡萄糖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__ __

(2)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按说明书服用钙片时,每天能够补充的钙为 mg(精确到0.1)。

(1)430 (2)11:112 (3)37.2 【解析】试题分析:(1)(12*6+1*11+16*7)*2+40=430; (2)氢氧的质量比:(1*22):(16*14)=11:112;(3)×0.2g×2=0.03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在含少量NaCl的某纯碱样品23g中加入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__________ g。

(2)此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_________.

8.8 92.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据图可以看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8.8g x=21.2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92.2%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的主题。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A.倡导环保低碳生活 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C.循环高效利用资源 D.鼓励乘坐公共汽车

B 【解析】A.倡导环保低碳生活,正确;B.煤燃烧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错误;C.循环高效利用资源,正确;D.鼓励乘坐公共汽车,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两种物质互相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植物油、水 B. 植物油、汽油 C. 碘、汽油 D. 碘、酒精

A 【解析】A、植物油不能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B、植物油油能溶于汽油形成溶液; C、碘能溶于汽油,能形成溶液;D、碘能溶于酒精形成溶液。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粗盐提纯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错误的是

A. 称量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C 【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正确;B、溶解粗盐要在烧杯中进行,为了加速粗盐的溶解,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错误;D、在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和氧气: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B. 浓硫酸和稀硫酸:小木棍蘸取

C. 氧化铜粉末和木炭粉:滴加稀盐酸 D. 水和氯化钠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D 【解析】A、取样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情况不变的是空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B、浓硫酸能使小木棍变黑,稀硫酸不能,可以鉴别,正确;C、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蓝色溶液,而碳粉不能和稀盐酸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D、水和氯化钠溶液都显中性,都不能使酚紫色石蕊溶液变色,不能鉴别,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 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C. 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得纯水

D. 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C 【解析】A、水可以溶解很多物质,在溶液中只要有水,水一定是溶剂,所以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是一种重要的溶剂,正确;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正确;C、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得到纯水,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使用加有洗涤剂的水可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B 【解析】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错误;B、叶酸分子中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大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正确;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 =228:19:98:96,错误;D、一个叶酸分子是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监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课外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 用6B铅笔芯做导电实验

B. 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 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D. 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

A 【解析】A、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6B铅笔芯做石墨导电性实验,正确;B、用灼烧法区分棉纤维与羊毛纤维,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属于化学性质,错误;D、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