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436  171444  171450  171454  171460  171462  171466  171472  171474  171480  171486  171490  171492  171496  171502  171504  171510  171514  171516  171520  171522  171526  171528  171530  171531  171532  171534  171535  171536  171538  171540  171544  171546  171550  171552  171556  171562  171564  171570  171574  171576  171580  171586  171592  171594  171600  171604  171606  171612  171616  171622  171630  211419 

科目: 来源:安徽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二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H2。

【查阅资料】(1)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2)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

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

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A是________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说明铝能与________溶液反应

③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原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

【实验结论】(1)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2被NaOH溶液吸收;

(2)铝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反思评价】(1)实验②先加水,后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4的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________+3A↑。当然,本实验只是初步探究,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深究。

2NaOH+CO2===Na2CO3+H2O H2 NaOH 对比实验,说明水不能与铝发生反应 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aAlO2 【解析】【分析猜想】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体积较小进行分析; ①从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 ②从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反思评价】(1)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也含有水,先加水,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二 题型:实验题

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

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分析讨论】

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2CO3,CO2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H2O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_____,CO2和H2O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

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

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_____(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_____.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_____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_____的用量.

放热 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错误 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CaCl2 CaCl2+Na2CO3=CaCO3↓+2NaCl 酚酞 NaOH 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二 题型:计算题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6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同时测定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请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min

1.0

2.0

3.0

4.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5.20

4.60

4.20

4.10

4.08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92g 81.7% 【解析】(1)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g-4.08g=1.92g。(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 96 x 1.92g =,解得x=4.9g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100%=8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业水平考试信息卷(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1 题型:单选题

下列短语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火烧赤壁

C. 司马光砸缸 D. 铁杵磨成针

B 【解析】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火烧赤壁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司马光砸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铁杵磨成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业水平考试信息卷(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1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燃烧

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C 【解析】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错误;C、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多种电光源,正确; D、二氧化碳没有毒,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业水平考试信息卷(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1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陶瓷花瓶 B. 纯棉帽子

C. 黄金首饰 D. 塑料油瓶

D 【解析】A、陶瓷花瓶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纯棉帽子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C、黄金首饰是用黄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塑料油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业水平考试信息卷(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1 题型:单选题

俗话说“氮肥壮叶,磷肥壮果,钾肥壮茎”。小王家的柑橘树结的果实偏小,小王应向柑橘树施加下列化肥中的

A. 过磷酸钙 B. 硫酸铵 C. 碳酸氢铵 D. 硫酸钾

A 【解析】柑橘树结的果实偏小,向柑橘树施加下列化肥中的是A. 过磷酸钙。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种类及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业水平考试信息卷(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1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 .验证反应放热 D.验证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A 【解析】 试题分析∶B.检查装置气密性,C.验证反应放热, D.验证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均能达到目的。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应用红磷。故A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业水平考试信息卷(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1 题型:单选题

化学实验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B. 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下降

C. 石灰乳属于溶液

D.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

B 【解析】A、配制溶液时用水、酒精等都可以作溶剂,例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热量,溶液温度会降低,正确;C、在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倒进浓硫酸,则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操作错误,错误;D、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而不是将水注入硫酸中,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业水平考试信息卷(中考模拟)九年级化学1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是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 pH 范围:

某地土壤呈碱性,则该地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A. 马铃薯 B. 莲 C. 水稻 D. 茶树

B 【解析】A、马铃薯适宜生长的pH范围4.8?5.5,而现在土壤的pH>7,不适宜种植马铃薯;B、莲适宜生长的pH范围8.0?9.0,可以在pH>7的土壤中生长,因此此土壤适宜种植莲; C、水稻适宜生长的pH范围6.0?7.0,而现在土壤的pH>7,不适宜种植水稻;D、茶树适宜生长的pH范围5.0?5.5,而现在土壤的pH>7,不适宜种植茶树。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