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八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
B. 在某化肥中加入碱液,无氨味,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C. 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紫红色的铜生成,说明铁比铜活泼
D. 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显酸性
C 【解析】试题分析∶A.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但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相等。故A错误。B.在某化肥中加入碱液,无氨味,不能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故B错误。C.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紫红色的铜生成,说明铁比铜活泼。故C正确。D.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显酸性。故D错误。 考点∶考查分析推理的学习方法。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八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 将Zn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
B | 除去CO中的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C | 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 加入过量氢氧化镁,过滤 |
D | 鉴别AgNO3、Na2CO3两种无色溶液 | 稀盐酸或氯化钡溶液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将Zn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均能发生置换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银,铜>银,但无法确定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错误;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通过灼热的铜网时易发生爆炸,错误;C、硫酸能与过量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D、稀盐酸能与AgNO3、Na2CO3两种无色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二氧化碳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八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环境 | B.化学中常见的“三” |
① 大量使用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 ② 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在空气中会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③ 大气中的CO2含量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 ① 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 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③ 原子、分子、离子:三种带电微观粒子 |
C.化学与安全 | D.化学反应与能量 |
① 稀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②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③ 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扑盖 | ①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②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吸收热量 ③ 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大量使用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在空气中会溶于雨水形成酸进而形成酸雨、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而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原子、分子不显电性,错误; C、稀酸具有腐蚀性,所以稀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八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四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
过氧化氢 溶液分解 |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碳酸钠溶液 | C.在一定温度下,向有氯化钠固体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水搅拌 | D.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
A. A B. B C. C D. D
CD 【解析】A、二氧化锰能够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不会增加氧气的产量,与图象相符,正确;B、碳酸钠放入溶液中会先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沉淀,直至盐酸完全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停止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与图象相符,正确;C、向有氯化钠固体的氯化钠溶液中加水,开始为饱和溶液,性质不变;继续加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所以曲线为先不变后减小,错误;D、开始加热时由于没有达到...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八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 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C. 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 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B 【解析】试题分析:①铁粉和H2SO4. 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使溶液的质量增加;②铁粉和MgSO4不反应;③铁粉和CuSO4的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该反应使溶液的质量减小。①③决定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②决定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①②③决定滤液M中至少含有Fe2+、Mg2+两种金属阳离子。不知铁的量,不确定反应程度,无法确定滤渣N的质量和铁粉的质量大小关系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八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它是已知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新型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C60是同一物质 B. 属于新型的化合物
C. 硬度小于金刚石 D. 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CO或二者的混合物
D 【解析】A、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可以判断为C与C60不是同一物质,错误;B、石墨烯是碳单质,错误;C、石墨烯是单层的石墨,它是已知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新型材料可以判断硬度大于金刚石,错误;D、石墨烯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不充分燃烧生成CO,即石墨烯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CO或二者的混合物,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八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
A.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A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植物油的作用及探究的目的分析:隔绝氧气; B、根据①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分析探究的目的; C、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燃烧对比分析探究的目的; D、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烧对比分析探究的目的. 【解析】 A、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看铁在只和水接触的条件下能不能生锈,故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 B、③中铁...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八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物质的组成,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
A. 盐酸、胆矾、石油、沼气均为混合物
B. 乙醇、氮气、氨气、C60均由分子构成
C. 乙酸、甲烷均含有C、H、O三种元素
D. 构成NaCl、MgO的微粒,核外电子排布均相同
B 【解析】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胆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乙醇、氮气、氨气、C60均由分子构成,正确;C、甲烷中不含有氧元素,错误;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外电子数相等,构成NaCl、MgO的微粒,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钠离子、镁离子、氧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氯离子和他们不相同,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八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是对四组无色溶液成分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CaCl2 、Na2CO3 、KNO3 B. KNO3 、NaCl 、FeCl3
C. Ba(OH)2 、NaCl、Na2SO4 D. K2SO4 、Na2CO3 、NaNO3
D 【解析】A、氯化钙与碳酸钠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错误; B、氯化铁是黄色的,错误; C、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错误; D、氯酸钾、碳酸钠、硝酸钠不发生反应,也都是无色的,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八校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 t1℃时,甲的溶解度为40
C. 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的水,甲析出的晶体的质量比乙多
D.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 【解析】A、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例如在饱和状态下;也可能不相等,这是因为不知道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错误;B、由图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为40g,溶解度的单位是“g”,错误;C、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因此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的水,甲析出的晶体的质量比乙多,正确;D、甲的溶解度可能大于乙的溶解度,也可能小于乙的溶解度,也可能相等,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