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640  171648  171654  171658  171664  171666  171670  171676  171678  171684  171690  171694  171696  171700  171706  171708  171714  171718  171720  171724  171726  171730  171732  171734  171735  171736  171738  171739  171740  171742  171744  171748  171750  171754  171756  171760  171766  171768  171774  171778  171780  171784  171790  171796  171798  171804  171808  171810  171816  171820  171826  171834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铁粉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所含的固体有

A. Ag和Cu B. Fe和Cu

C. Fe和Ag D. Fe、Cu和Ag

D 【解析】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添加稀酸盐,有气泡产生,说明铁已过量,已将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铜和银和过量的铁。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 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3∶16

B 【解析】由反应的图示可知,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可得:x的数值为4,化学方程式为 2C2H2+5O2 4CO2+2H2O。A、反应前氧气中的氧元素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2价,错误;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2=2:1,正确;C、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点表示t1℃时,a、c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 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 a的饱和溶液

D. 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C 【解析】A、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0g,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无法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错误;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错误;C. t2℃时,a的溶解度是50g,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50g的水最多溶解25g的a,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 a的饱和溶液,正确;D、将t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红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

A.生活应用

B.资源保护

①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②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③霉变的粮食洗净后可食用

①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

②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③固体废弃物要分类回收或处理

C.安全常识

D.知识梳理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②煤气泄漏时先打开排气扇

③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用水浇灭

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②常见的三种酸:盐酸、硫酸、硝酸

③常用于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量筒、蒸发皿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①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②只有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氨气降低肥效,不含铵根离子的氮肥可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③霉变的粮食洗净后不可食用,错误;B、①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②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③固体废弃物要分类回收或处理,正确;C、①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皮肤沾上浓硫酸,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 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CD 【解析】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正确;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正确。C、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把它们看作无机物,错误;D、、铵根离子虽然不是金属离子,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N2

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粉

B

C

CuO

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氯化钠固体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KCl溶液

K2SO4溶液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氧气与碳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B、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碳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错误;D、K2SO4溶液能与Ba(NO3)2 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以下为制备纳米CaCO3的一种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流程中操作1和2均为过滤

B. 该流程在实现制备CaCO3的同时会严重加剧温室效应

C. 为了提高转化速率,可以搅拌或适当增大通入气体的速率

D. “转化”中的方程式为CaCl2+CO2+NH3+H2O=2NH4Cl+CaCO3↓

BD 【解析】A. 该流程中操作1和2都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都是过滤,正确;B. 该流程中CO2是循环使用,没有将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在实现制备CaCO3的同时不会严重加剧温室效应,错误;C. 为了提高转化速率,可以搅拌或适当增大通入气体的速率,正确;D. “转化”中的方程式为CaCl2+CO2+2NH3+H2O=2NH4Cl+CaCO3↓,选项中的方程式没有配平,错误。故选B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 ②汽水中的酸____________;

(2)“舌尖上的化学”。以下是厨房中一些实物图。

①上述物质中____________富含蛋白质。

②碘盐中的“碘”是指____________(选填“元素”、“原子”或“单质”)。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_____疾病。(填字母)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夜盲症

③净水机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一些溶解的杂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_作用,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

2Fe2+ H2CO3 牛肉 元素 b 塑料 吸附 煮沸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营养素的来源,元素与人体的健康,材料的分类和净水的方法。 (1)①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Fe2+;②汽水中含有碳酸,其化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G、E为氧化物且A和G的元素组成相同;B、D是常见的两种碱; 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是胃酸的主要成分。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F的用途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D的俗称____________。

(3)写出化学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4)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A.④ B.⑤ C.⑥

CO2 CaCO3 除铁锈或制药物 烧碱/火碱/苛性钠 Ca(OH) 2+Na2CO3 CaCO3↓+2NaOH CaCO3+2HClCaCl2+H2O+CO2↑ B 【解析】本题是框图型推断题。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本题的特征物质中A。 A、G为氧化物且A和G的元素组成相同,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_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_______(选填序号)和装置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若用B和D组合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_,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4)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等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设计实验如下:

查阅资料:I.H2S能与NaOH、CuSO4等物质反应。

Ⅱ.CO2中混有的HC1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长颈漏斗 A 2KClO32KCl+3O2↑ 催化 2H2O22H2O+O2↑ 能够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 a d 干燥CO2或除去水蒸气 【解析】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除杂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仪器②的名称是长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