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4Fe+3O22Fe2O3
B. CO+CuOCu+CO2↑
C. SO2+2NaOH?Na2SO3+H2O
D. H2SO4+2NaOH?Na2SO4+H2O
C 【解析】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一氧化碳是气体,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O+CuO Cu+CO2,错误;C、 该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H2SO4+2NaOH =Na2SO4+2H2O,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两种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该示意图中共有 2 种化合物分子
C. 反应前后两种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
D. 反应中乙、丁两物质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A 【解析】A、图示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单质,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B、从图示可以看出,该示意图中甲、丁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该示意图中共有2种化合物分子,正确;C、该反应中的乙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存在形态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丁中有元素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存在形态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正确;D、图示中乙、丁的微粒个数为1:2,反应中乙、丁两物质的量之比为 1:2,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NaOH、CuSO4、K2SO4 B. KNO3、NaCl、Ba(NO3)2
C. NaCl、K2CO3、Ca(OH)2 D. NaCl、HNO3、AgNO3
B 【解析】A、CuSO4和NaOH能结合产生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该组物质溶于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物质能够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正确;C、K2CO3和Ca(OH)2能结合产生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AgNO3和NaCl能结合产生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煅烧,变量 y 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则变量 y 可表示的是
A. 产生气体的质量
B.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 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D. 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B 【解析】A、高温煅烧碳酸钙时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气体的质量增加,图中变量y不能表示产生气体的质量,错误;B、高温煅烧碳酸钙时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固体质量减少了,反应停止后,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反应过程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且起点不是零,后来质量不再变化,图中变量y能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正确;C高温煅烧碳酸钙时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固体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H2O(气)、CO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验证其组成,同 学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和现象如下(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气体均吸收完全):
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A. CO2、H2O(气)、CO、H2 B. H2O(气)、CO、H2
C. CO2、CO、H2 D. CO、H2
D 【解析】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收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固体质量增加,说明气体中有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红色,说明有一氧化碳或氢气或二者的混合气体;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变蓝,说明上一步反应生成了水,混合气体中有氢气;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上一步反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同时说明混合气体中有CO,所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H2和CO2、H2O(气)中的一种或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①氢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有效减少了 SO2、CO、CO2等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 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 ,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是______ 。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合理使用化肥是现代农业高产丰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如 K2CO3是一种____肥(选填 “氮”、“磷”或“钾”),属于___(选填“酸”、“碱”或“盐”)。
③化学合成的各种药物为治疗疾病作出了贡献。青蒿素(C15H22O5)的发现挽救了全球数以百 万人的生命。C15H22O5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0.2 mol C15H22O5分子中约含有________个氧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CO2 CO 2H2+O22H2O 钾 盐 3 6.02×1023 【解析】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一氧化碳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 ②K2CO3中含有钾元素,是一种钾肥,K2C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 ③青蒿素(C15H22O5)是由3种元素组成;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所以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海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①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__。
②生活中用到的食盐主要来自于海水。“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验室里_____操 作相似。得到的粗盐中通常含有 Na2SO4、CaCl2、MgCl2等杂质,其中 Na2SO4也是白色固 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鉴别 NaCl 和 Na2SO4。
方法一:根据两者酸根不同,选择______试剂进行鉴别。
方法二:查得两者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 水)。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Na2SO4 | 4.9 | 19.5 | 48.8 | 45.3 | 43.7 | 42.5 |
称取两种白色固体各 3 克分别放入 A、B 两个烧杯中,再分别加入室温(20℃)下 10mL 水(水的密度为 1g/mL),充分搅拌后如下图所示:
烧杯 A 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不必计算),烧杯 B 中未溶解的物质是____,由此鉴别出这两种物质。以上方法利用的是: NaCl 和 Na2SO4在室温时的__不同。根据上表信息,在__温度范围内可能无法用上述 方法鉴别这两种物质。
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蒸发 或 蒸发结晶 氯化钡 或 硝酸钡 或 氢氧化钡 ×100% 硫酸钠 溶解度 20℃~40℃ 或 2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A 中的现象是______;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C 中反应原理的用途____;
②反应结束后,将 D、E 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 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该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的溶质。
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 HCl,理由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NaCl;②NaCl和CaCl2;③NaCl和Na2CO3;④NaCl、CaCl2和Na2CO3。 你认为猜想______一定不正确?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______成立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 | 有气泡产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仪器名称:I.____;II.____。
②比较 A、B 装置,B 装置的优点____。
③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用 E 装置收集 满氢气后,在____ (选填“水下”或“水上”)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若用 F 装 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 (选填 “a”或“b”)处通入。
长颈漏斗 水槽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A、B 水下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①仪器I名称是:长颈漏斗;II.是水槽; ②比较 A、B 装置,B 装置的优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③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每组实验中固体质 量均相同)
探究活动 | 实验内容 | 现象、分析与结论 |
实验一:探究影响硫 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 该实验说明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有______。 | |
实验二:探究影响物质 溶解性的因素 | B 中固体溶解,A、C 中固体几乎不溶。 该实验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有______; | |
实验三:探究影响过氧 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 有同学提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 的基本原则,他的理由是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