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分子有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 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B.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改变
C. 墙内开花,墙外可以嗅到花香,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D. 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 【解析】A、充足的阳光下温度也较高,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湿衣服容易晾干,可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故正确; B、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分子大小本身不变,故错误; C、分子不断地运动,使得校园内桂花香气四处飘荡,可说明分子在不断的动着,故正确; D、10mL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由于分子间的间隙而使总体积小于20mL,可说明...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B 【解析】A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中含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C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竹炭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竹炭中含有竹炭纤维,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竹炭可用于净化室内空气 B.竹炭纤维属于有机物
C.每个(C6H10O5)n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 D.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有化学式可知,竹炭纤维属于有机物;C选项每个(C6H10O5)n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故答案选择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C 【解析】A、生铁和钢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而钢的含碳量低,错误; B、纯碱的溶液显碱性,酸奶的溶液显酸性,错误; C、在硫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故硫元素显-2价,硫单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故硫元素显+4价,硫酸中,硫元素显+6价,正确; D、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锌>铜>银,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醛用于泡发鱿鱼等水产品
B. 用水不能区分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因为它们的水溶液都是无色的
C. 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 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水灭火
C 【解析】A. 甲醛易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不能用于泡发鱿鱼等水产品;B. 用水能区分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因为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C. 由于血红蛋白和一氧化碳难分离,煤气中毒使人缺氧,应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 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用水灭火,易使档案材料毁坏;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无现象,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B.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解析】 试题分析:A、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无现象,则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正常雨水中的pH约为5.6,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雨水,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也可能是正常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一定总显负价,如NaNO3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
A. 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丝,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B. 要鉴别水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可加入BaCl2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C. 要除去CaCl2溶液中的盐酸,可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D. 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PH,测定值将偏大
B 【解析】A、氧气会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二氧化碳等不会和铜反应,能够除去杂质,错误;B、向水中可加入BaCl2溶液,即使产生了白色沉淀,因不能确定该沉淀为硫酸钡,还有可能是碳酸钡或氯化银等因此也不能说明水中含有硫酸根离子,不可行,正确;C、向含有盐酸的CaCl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但却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即除去了盐酸又不引入新的杂质,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KCl(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CaO(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C | CO2(CO) |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
D | FeSO4溶液(H2SO4) | 加入过量Fe粉、过滤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加水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把主要物质出去了,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2℃时,A、B、C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t1℃,将A、B、C各ag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 t3℃时,取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 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 t2℃时,A、B、C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 t1℃,将A、B、C各ag放入100g水中,均全部溶解,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故B正确。C. t3℃时,取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诊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也有铁
B.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
C.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银
A 【解析】由题意可知,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固体中一定有铁。由于铁有剩余,铁在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后,溶液中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只有硝酸亚铁,滤出的固体中有银、铜、铁。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也有铁;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