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采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作的改动是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可采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溶液不变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使反应停止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
①装置Ⅱ中生成Na2S2O5晶体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 。
③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__________ (填序号)。
水槽 A 2KClO3 2KCl+3O2↑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CaCO3+2HCl=CaCl2+H2O+CO2↑ CD 装置漏气或石灰水变质或CO2中混有HCl气体 关闭活塞 Na2SO3+SO2=Na2S2O5 +4 d 【解析】(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2)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并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及用高锰酸钾加热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解答;(3)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常温下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氧化铜矿石含有CuO、Cu2(OH)2CO3和Fe2O3,还含有一些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其他杂质。铜、铁是畜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某饲料厂联合生产硫酸铜晶体和硫酸亚铁晶体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Cu2+、Fe3+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 Fe(OH)3 | Cu(OH)2 |
开始沉淀的pH | 1.5 | 4.2 |
沉淀完全的pH | 3.7 | 6.7 |
请回答问题:
(1)氧化铜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酸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该流程中氢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反应。
(4)下图为“硫酸亚铁干燥曲线图”,据此可确定由FeSO4·7H2O脱水得到流程中所示产品的适宜工艺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温度和时间)。
(5)在“调节pH/过滤”中,加入CaCO3调节溶液的pH,请说出溶液适宜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_。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充分反应 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复分解 125℃(±5) 4h 3.7-4.2 【解析】(1)根据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与反应速率成正比进行分析;(2)根据碱式碳酸铜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3)根据酸碱中和属于复分解反应解答;(4)根据流程图及“硫酸亚铁干燥曲线图”分析解答;(5)根据表中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同学们对制作糕点常用膨松剂Na2CO3或NaHCO3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溶解度 | 10℃ | 20℃ | 30℃ | 40℃ |
Na2CO3 | 12.5g | 21.5g | 39.7g | 49.0g |
NaHCO3 | 8.1g | 9.6g | 11.1g | 12.7g |
【探究一】NaHCO3和Na2CO3性质差异的探究
(1)现有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2CO3和NaHCO3溶液酸碱性: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_____色;酸碱度:NaHCO3溶液________Na2CO3溶液(填“>”或”“<”)。
(2)稳定性:按下图,实验中可观察乙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甲烧杯不变,则乙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性______(填“强”或“弱”)。
(3)利用溶解度鉴别NaHCO3和Na2CO3:分别取Xg两种固体粉末加入20℃,10g水中充分溶解,通过观察溶解现象来区分,X可以是下列的_______。(选填A、B或C)
A.1.5g B.0.96g C.0.5g
【探究二】测定NaHCO3和Na2CO3混合物10.0g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下图,夹持装置略)
【问题讨论】
(4)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没有装置E,NaHCO3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会__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6)停止加热后,仍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测定】
(7)测得装置D的质量实验前为120.2g,实验后为122.4g,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8)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经过一系列变化,也可制得Na2CO3和一种铵盐。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 < CO2+Ca(OH)2═CaCO3↓+H2O 强 A 排尽原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二氧化碳干扰实验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偏大 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吸收 84% 2NaCl+H2O+2NH3+CO2=Na2CO3+2NH4Cl 【解析】【探究一】(1)根据溶液pH值分析酸碱性解答;据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以及溶液的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2)根据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水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B 【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也能燃烧,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错误;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 +11O2 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
A. FeO B. C. D.
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4FeS2 +11O2 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B。 点睛∶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
A. 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可加入适量的,充分搅拌后过滤
C. 、、、四种离子可在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证明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C 【解析】A、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活泼金属与稀盐酸也可以产生气体,故A错误;B、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不可加入适量的Mg﹙OH﹚2,氢氧化镁不溶于水,与氯化铜不反应,故B错误;C、pH=12,溶液呈碱性,CO32-,Na+,NO3-,K+四种离子与OH- 离子均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正确;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装有气体的集气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A. B. C. D.
C 【解析】超临界水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属于物理变化,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C。 点睛∶水的化学式是H2O。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 浓度 B. 浓度 C. 浓度 D. 浓度
A 【解析】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SO2,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 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 | ||||
反应后质量 | 待测 | 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C一定是反应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
C. 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 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A+C→B+D。A、物质C一定是反应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故A正确;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8.7+3.2-21.6﹚=10,故B错误;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2,故C错误;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XA∶YC=9.7∶121.6,X∶Y=1∶2,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 |
A | NaCl溶液 | NaOH |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
B | Cu | Fe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过滤 |
C | CO | 在氧气中点燃 | |
D | 固体 |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洗涤、干燥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A NaCl溶液 NaOH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遇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A正确; B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遇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铜不反应,过滤,故B正确; C CO 在氧气中点燃,一氧化碳量很少,很难通过点燃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