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976  171984  171990  171994  172000  172002  172006  172012  172014  172020  172026  172030  172032  172036  172042  172044  172050  172054  172056  172060  172062  172066  172068  172070  172071  172072  172074  172075  172076  172078  172080  172084  172086  172090  172092  172096  172102  172104  172110  172114  172116  172120  172126  172132  172134  172140  172144  172146  172152  172156  172162  172170  211419 

科目: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pH=1时,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共存且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 CuSO4 NaCl KNO3 B. Na2SO4 NH4Cl ZnCl2

C. NaOH NaCl NaNO3 D. K2SO4 AgNO3 NaCl

B 【解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错误;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正确;C、NaOH中的氢氧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AgNO3和NaCl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中,根据有关现象得出结论,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少量无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B

向盛有少量无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

向盛有少量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气泡

该固体一定含有碳酸盐

D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该气体一定是氢气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向盛有少量无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呈碱性,故A正确;B.向盛有少量无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含有碳酸根离子也会出现白色沉淀,故B错误;C.金属也可以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所以向盛有少量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不一定含有碳酸盐,含有可能含有金属,故C错误;D.烧杯内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其中错误的是 ( )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②③④ D. 全部

D 【解析】 试题分析: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还有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错误,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如碳酸钠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且要含两种元素,故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还有可能由三种元素组成,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并不都是有机物,像二氧化碳、碳酸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

B

C

D

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

等质量Zn和Mg分别与足量的等浓度稀硫酸反应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反应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在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不断产生白色沉淀。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值,正确;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反应速度比锌快,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产生氢气比锌多,正确;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的pH大于7,起始点应大于7,随着盐酸的不断加入,pH逐渐减小,错误;D、由于反应物的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3个钾原子_________;2个氮分子__________。

⑵下图是铝的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图,则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__,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3K 2N2 13 26.98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应用。 (1)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钾原子,可表示为3K;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可表示为:N2,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填图的编号), B图表示_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A 氧气 2CO + O2 2CO2 【解析】图A中含有三种分子:氧分子、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属于混合物,B中只含一种分子:氧分子,属于单质,C中含有一种分子:一氧化碳,是一种化合物,D中含有一种分子:二氧化碳,是一种化合物;B表示氧气的微观构成,C表示一氧化碳的微观构成,氧气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下图是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⑴ 硝酸铵属化学肥料中的____________ (填字母):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D.复合肥

⑵ 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⑶ 硝酸铵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X ,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因此,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_______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B AC H2O 碱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肥的分类方法和性质。 (1)硝酸铵属于化肥中的氮肥。故选B; (2)根据标签可知,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易溶于水,热稳定性差。故选AC; (3)由NH4NO3+NaOH=NaNO3+NH3↑+X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是水,化学式是H2O;硝酸铵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所以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g。

(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 方法。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g。

(1)37.3 (2)145.8 (3)蒸发溶剂 (4)36.0-36.3 【解析】 试题分析: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看出: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3克;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5.8克,因为该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只有45.8克。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所以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蒸发溶剂;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探险队员”——硫酸,走进了有许多“食人兽”(即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小山,请你帮助它安全地走出小山。

⑴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入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口。

⑵小山中潜伏着一种红褐色的“食人兽”,若硫酸遇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

③ ⑤ ⑦ ⑨ 2Fe(OH) 3+3H2SO4=Fe2(SO4)3+6H2O 【解析】本题考查了酸的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硫酸不能和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不活泼金属铜、氯化钠、盐酸反应,所以正确路线为:③⑤⑦⑨; (2)红褐色的是氢氧化铁,氢氧化铁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Fe(OH) 3+3H2SO4=Fe2(SO4)3+6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五名“队员”组成: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有效进攻,传接球“队员”间物质必须能相互反应,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请回答:

⑴D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⑵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图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⑶图中反应③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⑷为实现“快速进攻”,氯化铜除传球给A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的另一名“队员”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

CO2 Fe+H2SO4= FeSO4+H2↑ Ca(OH)2+CO2=CaCO3↓+H2O 复分解 氢氧化钙 【解析】本题是推断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根据“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可知,D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则C是氢氧化钙,氢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