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019  172027  172033  172037  172043  172045  172049  172055  172057  172063  172069  172073  172075  172079  172085  172087  172093  172097  172099  172103  172105  172109  172111  172113  172114  172115  172117  172118  172119  172121  172123  172127  172129  172133  172135  172139  172145  172147  172153  172157  172159  172163  172169  172175  172177  172183  172187  172189  172195  172199  172205  172213  211419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小组将刚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有少量过氧化钠(Na2O2)粉末(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的玻璃管中,看到玻璃管另一端有气泡冒出,同时粉末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反生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甲同学:没反应,冒出的还是二氧化碳气体

乙同学: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

丙同学: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丁同学:发生反应,生成氧气

(1)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推测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

(6)根据过氧化钠的这一性质,请你设想过氧化钠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通入二氧化碳后,粉末由淡黄色变成了白色,生成了新物质 没有生成一氧化碳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2Na2O2+2CO2 =2Na2CO3+O2 可以在缺氧的场所,将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转换为氧气 【解析】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过氧化钠(Na2O2)粉末(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的玻璃管中,有气泡冒出,同时粉末由淡黄色变为白色。【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是否反生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假黄金(铜锌合金)样品进行实验探究,称取样品10.0克于烧杯中,再将100.0克稀硫酸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下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_____。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6.5g 19.6%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10.0g-3.5g=6.5g,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2)解∶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Zn+H2SO4 =ZnSO4+H2↑ 65 98 6.5g 50g×x =,x=19.6% 答∶(1)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6.5g。(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

A. 冶炼并铸造青铜器皿 B. 用巨石筑金字塔

C. 磨制玉石饰品 D. 在甲骨上刻字

A 【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A. 冶炼并铸造青铜器皿,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 用巨石筑金字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 磨制玉石饰品,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 在甲骨上刻字,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C.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解析】A、根据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正确; B、空气中氧气体积占空气体积的21%,而不是质量,错误;C、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正确;D、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是空气中的氧气的主要来源,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高明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阶段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水制冰 B. 用粮食酿酒

C. 用干冰降雨 D. 用木材制桌椅

B 【解析】A、用水和冰都是水分子构成的,变化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利用其物理性质,故错误; B、用粮食酿酒是发生的化学变化,利用其化学性质,故正确; C、用干冰降雨是利用干冰的升华,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利用其物理性质,故错误; D、用木材制桌椅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利用其物理性质,故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高明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阶段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试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取用固体粉末

C. 读液体体积 D. 滴加液体

A 【解析】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冒盖灭,故A操作错误;B、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图中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D、胶头滴管的使用:垂直悬空容器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操作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高明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阶段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有反应:2Cu(NO3)22CuO+O2↑+4X↑,则X 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H3 D.N2O3

B 【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12个氧原子、2个铜原子、 4个氮原子,反应后有4个氧原子、2个铜原子,所以一个X的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X的化学式为NO2 ;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高明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阶段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纯羊毛衫 B. 蚕丝被 C. 纯棉毛巾 D. 尼龙绳

D 【解析】A、纯羊毛衫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错误;B、蚕丝被是用蚕丝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错误;C、纯棉毛巾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错误;D、尼龙绳是用合成纤维制成的,合成纤维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高明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阶段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B. 过滤可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C.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将水加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B 【解析】A、蒸馏水中不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正确;B、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不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错误;C、硬水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易形成浮渣,而软水与肥皂作用易起泡沫,所以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加以鉴别,正确;D、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使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以水垢的形式析出,可以减少水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