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030  172038  172044  172048  172054  172056  172060  172066  172068  172074  172080  172084  172086  172090  172096  172098  172104  172108  172110  172114  172116  172120  172122  172124  172125  172126  172128  172129  172130  172132  172134  172138  172140  172144  172146  172150  172156  172158  172164  172168  172170  172174  172180  172186  172188  172194  172198  172200  172206  172210  172216  172224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纯羊毛衫 B.木制桌椅 C.纯棉毛巾 D.尼龙绳

D 【解析】A.纯羊毛衫,属于天然纤维,错误;B.木制桌椅,属于天然材料,错误;C.纯棉毛巾,属于天然纤维,错误;D.尼龙绳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钙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B.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

C.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 酶都属于糖类,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C 【解析】A、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钙为常量元素,错误;B、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但摄入过多也不利于健康,错误;C、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正确;D、酶是蛋白质,它不属于糖类,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干冰升华——分子空隙变大

B. 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 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B 【解析】A、干冰升华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空隙变大的缘故,正确;B、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引起水的体积膨胀,壶盖被顶开,分子数目不变,错误;C、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可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正确;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关下列物质的用途描述正确的是( )

A.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B.液氧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尿素[CO(NH2)2]作优质复合肥

A 【解析】A选项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液氧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C选项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D选项尿素为氮肥;故答案选择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汽水中含有的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柠檬酸是氧化物 B.柠檬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D.8g柠檬酸中含有3g碳元素

D 【解析】A选项柠檬酸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B选项柠檬酸分子是有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C选项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8:7;D选项8g柠檬酸中含有3g碳元素,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B.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 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D. 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矿石资源

B 【解析】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正确;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错误;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正确;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节约了金属资源,减少的冶炼金属产生的污染,保护了环境,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 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 向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 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D 【解析】A、植物油难溶于水,将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0%,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向20°C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D、配制50gl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H+、Na+、OH-、SO42- B. Ca2+、Na+、Cl-、CO32-

C. K+、Na+、Cl-、CO32- D. NH4+、Na+、OH-、NO3-

C 【解析】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能大量共存,正确;D、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合生成水和氨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O2

B. 用酚酞试液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C. 用加烧碱并研磨的方法鉴别NH4Cl与K2SO4两种固体

D. 用水鉴别NH4NO3和NaCl两种固体

B 【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的是氧气,、燃着的木条燃烧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可以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B、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都呈碱性,加入酚酞后溶液都呈红色,不能鉴别,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NH4Cl固体加烧碱并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K2SO4不能,可以鉴别,能达到实验目的;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氯化钠固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C. t1℃时烧杯②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

D. 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解析】A、烧杯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剩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错误; B、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②的底部有固体剩余,说明在t1℃时,①的溶解度大于②的溶解度,所以烧杯①的溶液是氯化钾溶液,烧杯②的溶液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错误;C、根据B选项的分析可知,烧杯②的溶液是饱和的硝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