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119  172127  172133  172137  172143  172145  172149  172155  172157  172163  172169  172173  172175  172179  172185  172187  172193  172197  172199  172203  172205  172209  172211  172213  172214  172215  172217  172218  172219  172221  172223  172227  172229  172233  172235  172239  172245  172247  172253  172257  172259  172263  172269  172275  172277  172283  172287  172289  172295  172299  172305  172313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8年春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e 和 Fe2O3 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得到黄色溶液

B. CaO 和 NaOH 因为都能与水反应所以可作干燥剂

C. 浓盐酸和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 NH4Cl 和(NH4)2SO4都含有 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 NH3

D 【解析】A、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分别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氯化铁和水,分别能得到浅绿色、黄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CaO、NaOH固体都能作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不能与水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浓盐酸、浓硫酸分别具有挥发性、吸水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D、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NH4Cl、(NH4)2SO4都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8年春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 水银 Ag B. 烧碱 NaOH C. 酒精 CH4O D. 纯碱 NaHCO3

B 【解析】A、水银的化学式为Hg,Ag的名称为银,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不一致,故A错误;B、烧碱的化学式为NaOH,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一致,故B正确;C、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CH4O的名称为甲醇,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不一致,故C错误;D、纯碱的化学式为: Na2CO3,俗名与化学式一致,故D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8年春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有常温下的3种液体:①白醋 ②食盐水 ③肥皂水,pH大小关系为

A. ②<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B 【解析】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分析解答。 ①白醋,酸性,pH<7;②食盐水,pH=7;③肥皂水,pH>7。 故pH大小关系为: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8年春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B. 向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 在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把Cu丝分别插入FeSO4和AgNO3溶液中可以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 【解析】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 B、根据碳酸钙的检验方法分析; C、根据钡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 D、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分析。 【解析】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故A不符合题意; B、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的沉淀。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生成的碳酸钙反应,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8年春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为了防止漏气,使用装置②时,长颈漏斗下端需伸入液面以下

B. 用装置③收集氧气时,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

C. 用装置组合①④或②③均可以制取氧气

D. 用装置组合⑥⑤组合可以制取氢气,还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 【解析】A、用装置②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末端的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形成密封状态,防止制成气体逸出,正确;B、装置③收集满氧气时,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表示已收集满,错误;C、用装置组合①④使用于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组合②③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正确; D、⑥装置可以通过调节开关,改变装置中的压强,使固体和液体分离或接触,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由于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以用向下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8年春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b 物质的溶解度

B. 将 t1℃时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所得溶液中 两种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1℃时,30 克 a 物质加入到 70 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 数为 30%

D. 曲线 a 下方的区域对应的溶液为 a 的饱和溶液

B 【解析】A、未指明明温度,不能比较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B、由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由溶质质量分数=×100%可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在升高温度至t2℃时,溶解度增大,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得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C、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8年春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 H+,因此酸能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 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A.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B.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 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C 【解析】A、含氢离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为酸的共性,故A不选;B、含氢离子,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为酸的共性,故B不选;C、硝酸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则含氢离子的溶液不一定与硝酸银反应,不属于酸的共性,故C选;D、含氢离子,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为酸的共性,故D不选。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8年春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B. 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2 的稀盐酸至过量

D.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C 【解析】A、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快,等质量的碳酸钙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相等的,正确;B、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溶液会变成饱和溶液,达到一定限度是就不能继续溶解,故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正确;C、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反应后溶液的pH不会小于2,错误;D、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8年春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 A、B、甲、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甲+A=乙+B。下 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A 与甲反应得到 B 与乙,发生的不是分解反应

B. 若甲和乙都是固体单质,可能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C. 若甲和乙都是气体氧化物,则B不可能为固体

D. 若甲和 A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气体

C 【解析】根据“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结合反应关系,进行分析:A、根据A 与甲反应得到 B 与乙,反应物有两种,发生的不是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B、若甲、乙、均为金属单质,可能发生的是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C、若甲和乙都是气体氧化物,则甲、乙可能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B可能为金属单质,故说法错误;D、若甲和 A 发生复分解反应,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说法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8年春第二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一混合气体,经测定只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现将 11.6g 该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 将生成物先后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已知: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确保每一步都被充分吸收,测得浓硫酸增重 7.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碱石灰增 22g B. 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质量为 8.4g

C. 混合气体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5:2 D. 混合气体中甲烷与一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 3:2

D 【解析】根据题意“测得浓硫酸增重7.2g,则生成7.2克水”,因此氢元素的质量为:7.2g× ×100%=0.8g;此氢元素的质量,全部来自甲烷,则可知甲烷的质量为:0.8g÷(×100%)=3.2g,则一氧化碳质量为11.6g-3.2g=8.4g;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2g-0.8g=2.4g,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4g××100%=3.6g,即碳元素的质量为6g,因此产生二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