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酸雨腐蚀金属 B.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 铜生锈 D. 用粮食酿酒
B 【解析】A、 酸雨腐蚀金属过程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氮的沸点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铜生锈过程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用粮食发酵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二氧化碳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应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故A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的导气管不能伸入太长,否则高锰酸钾易堵塞导管,故B错误;C、该实验中稀盐酸和大理石生成的二氧化碳无法收集,所以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错误;D、浓硫酸稀释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溅出液体,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 题型:单选题
竹炭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为(C6H10O5)n,下列关于竹炭及竹炭纤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竹炭属于混合物,竹炭纤维属于有机化合物
B. 利用竹炭的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鞋等的“除味剂”
C. 竹炭纤维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竹炭纤维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10∶5
C 【解析】A、竹炭属于混合物,竹炭纤维的化学式为(C6H10O5)n,属于有机化合物,说法正确;B、利用竹炭的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鞋等的“除味剂”,说法正确;C、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0:16×5=36:5:40,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说法错误;D、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说法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 题型:单选题
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H2(水蒸气) | 通过浓硫酸 |
B | NaOH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稀盐酸 |
C | N2(O2) | 通过足量炽热的炭层 |
D | Fe(Cu) | 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NaOH、Na2CO3都和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氧气通过炽热的炭层时可与碳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氮气不与碳反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Fe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而铜不反应,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向家人提出了下列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
A. 可以利用加入肥皂水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B. 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
C. 用煤炉取暖时,可以在家中放一盆水以防止煤气中毒
D. 可以用食盐水除去铁锈
B 【解析】A、肥皂水与硬水反应生成沉淀,故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故错误;B、羊毛纤维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不能,故可以鉴别,故正确;C、冬天用煤炉取暖时,煤燃烧可能生成一氧化碳,关紧门窗会造成煤气中毒,故错误;D、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不与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故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 题型:单选题
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
①CaO+H2O=== Ca(OH)2 ②Cu(OH)2 CuO+H2O
③Ba(OH)2+2HCl=== BaCl2+2H2O ④Zn+H2SO4=== ZnSO4+H2↑
⑤ 2Mg+O2 2MgO ⑥CO+CuO CO2+Cu
A.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⑤ B. 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⑥
C.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④⑥ D.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⑥
B 【解析】①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②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③是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④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锌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⑤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镁元素、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⑥是由一种化合物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 题型:单选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选项 | 所用试剂 | 现象和结论 |
A | 硫酸铜溶液 |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
B | 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
C | 锌粒 | 没有气泡产生,则恰好完全反应 |
D | 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只有氢氧化钠过量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A正确;B、当硫酸不过量时,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也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B错误;C、当氢氧化钠剩余时,也不会产生气泡,故C错误;D、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但若硫酸过量,溶液呈现酸性,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D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 题型:填空题
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给出了施肥配方,配方中主要有K2SO4、NH4NO3、NH4H2PO4等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________。
(2)取少量配方中的物质溶解于水,所得溶液的pH=6.2,则该溶液显________性。
(3)NH4NO3和NH4H2PO4不能与____________混合施用,以防止肥效降低。
K2SO4 酸 碱性物质 【解析】(1)NH4NO3、NH4H2PO4中都含有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2)溶液的pH=6.2,小于7,显酸性;(3)NH4NO3、NH4H2P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原因是NH4NO3、NH4H2PO4属于铵盐,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时能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 题型:填空题
生产生活中,钙元素的存在非常广泛。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在实验室,常用于制取HClO的反应为Ca(ClO)2+CO2+H2O=== X+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0.08 CaCO3 Ca(OH)2+CO2=== CaCO3 ↓+H2O 【解析】(1)由钙元素的信息图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O)2+CO2+H2O=X+2HClO,反应物中钙、氯、氧、碳、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2、5、1、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氯、氧、碳、氢原子个数分别为0、2、2、0、2,根据反应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 题型:填空题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铜和铁一样也可以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______(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2)向铜锈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固体逐渐溶解,得到蓝色硫酸铜溶液,从蓝色溶液中回收铜的过程如下:
第
①向蓝色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a是________。
CO2 Fe+CuSO4=== FeSO4+Cu 过滤 【解析】(1)由于铜锈的组成元素含有氢、碳元素,结合空气的成分可知: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氧气、H2O 及CO2 共同作用的结果;(2)①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了硫酸盐亚铁和铜,反应的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②在蓝色溶液中回收铜的过程中,通过操作a从固液混合物中得到了固体,所以,操作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