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152  172160  172166  172170  172176  172178  172182  172188  172190  172196  172202  172206  172208  172212  172218  172220  172226  172230  172232  172236  172238  172242  172244  172246  172247  172248  172250  172251  172252  172254  172256  172260  172262  172266  172268  172272  172278  172280  172286  172290  172292  172296  172302  172308  172310  172316  172320  172322  172328  172332  172338  172346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欲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

(2)B实验说明铁钉生锈与________有关。

(3)C实验得出CO2的性质有_______。

(4)D实验中,甲试管内的气体是_______,该实验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

溶剂的种类(性质) 水 CO2 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也不助燃 氧气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解析】(1)碘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汽油中,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剂的种类(性质);(2)第一支试管: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第二支试管: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与水有关;(3)此实验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的蜡烛火焰后熄灭,说明CO2 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也不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该小组成员对容器内剩余物质的组成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1)对容器中剩余物质的组成提出如下猜想,你认为不合理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C和CO B.CO C.CO和O2 D.CO2 E.C和CO2

(2)小明认为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

(实验探究)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3)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4)若小明的猜想成立,他能观察到实验现象有________。

(5)装置D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反思交流)

(6)若反应前容器中碳粉的质量为12g且小明的猜想成立,则容器中氧气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CE CO2 和O2 吸收CO2 排除对证明CO可能造成的干扰 A、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变浑浊,D中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 3CO+ Fe2O3=2Fe + 3CO2 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同学测定一瓶标签残缺的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30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下图所示。已知:MgSO4+2NaOH=Na2SO4+Mg(OH)2↓。

(1)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需NaOH的质量=_______g。

(2)计算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4g 20% 【解析】(1)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需NaOH的质量为:40g×10%=4g; (2)由反应的曲线可知,当加入40g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设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MgSO4+2NaOH═Mg(OH)2↓+Na2SO4 120 80 x 40g×10% x=6g, Mg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 生产生活中的废水净化后再排放 B. 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C. 加高烟囱,将燃烧的废气排到高空 D. 大量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C 【解析】A、生产生活中的废水净化后再排放,能防止水受到污染,符合环保理念;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环保理念;C、加高烟囱,将燃烧的废气排到高空,防止不了环境污染,不符合环保理念;D、大量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环保理念。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处理伤口时,伤口处会冒出大量的气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B. 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

C. 如果不使用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能分解产生氧气

D. 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 【解析】A、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B、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说明过氧化氢在伤口处遇到了能使它分解的物质,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C、不是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也可以是其它物质,如硫酸铜溶液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过氧化氢和水分子的构成不同,化学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足量的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见下左图),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见下右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实验前集气瓶内氧气含量是21% 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该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 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只有CO2和水蒸气

B 【解析】A、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除了含有氧气,还含有其它气体,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可能有未燃烧完的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海边的铁制品极易生锈

C. 土豆中富含糖类物质 D. 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

A 【解析】A、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是溶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A说法错误;B、铁生锈的条件:铁生锈的条件是有水分、氧气,海边的空气潮湿,所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故B说法正确;C、土豆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C说法正确;D、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故D说法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的排序正确的是

A.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Zn、Ag、Cu

B. 溶液pH由大到小:H2CO3、NaCl、Na2CO3

C. 硫元素质量分数由高到低:Na2S、Na2SO3、Na2SO4

D. 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CO(NH2)2、C2H5OH、P2O5

C 【解析】A、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铜>银,与选项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空气中物质含量的多少为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B、碳酸钠呈碱性,pH>7;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7;碳酸呈酸性,pH<7,与选项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C、由Na2S、Na2SO3、Na2SO4可知:每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钠、硫的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CO还原Fe2O3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 B. 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

C. 用石灰水检验气体产物是CO2 D. 用磁铁检验固体产物是Fe和Fe3O4

D 【解析】A、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装置末端处添加尾气处理装置,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故正确;B、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如果玻璃管中有空气,在加热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爆炸,故实验开始要先通入一氧化碳至空气排完,再加热药品,故正确;C、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可以用石灰水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故正确;D、Fe和Fe3O4都能被磁铁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4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

待测

32

26

A. 乙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 B. 甲是一种化合物

C. 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6︰13 D.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未测物质乙的质量=(20+4+20+20)-(2+32+26)=4g,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未变,可能做此反应的催化剂,故此选项错误;B、反应时甲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表达式为:甲→乙+丁,是化合反应,甲一定是化合物;故此选项正确;C、生成反应的丙、丁物质的质量比=(32g-20g):(26g-2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