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卷(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0.4g,井得到残留固体6.4g。则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是( )
A. 8.0g B. 11.2g C. 16.0g D. 24.8g
D 【解析】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量稀盐酸中,氧化铜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最终生成铜的质量为6.4g,故氧化铜的质量为6.4g=8g;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关系式是 Fe—H2,设生成0.4g的氢气需要铁的质量为x, Fe—H2 56 2 x 0.4g =,x=11.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卷(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物质溶于水后,水的导电性都会增强
C.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 溶液里的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D 【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错误;B、酒精溶于水不导电,错误;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溶液里的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卷(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pH = 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A 【解析】pH=1,则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与H+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A、在酸性条件下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正确;B、CO32-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Cu2+、OH-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Ag+、Cl-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卷(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④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
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A. ②③⑤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C 【解析】试题分析: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爆炸;一般情况下,合金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卷(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产生原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甲同学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2,于是收集气体并检测该气体
B.乙同学猜想该CuCl2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
C.丙同学用锌粒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丁同学用镁粉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D 【解析】A、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2,并收集气体用点燃法检验,可以进行探究,故A有意义; B、氯化铜溶液与镁反应不会生成气体,而镁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猜测该CuCl2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具有探究意义; C、改用其他金属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有探究意义; D、用镁粉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无探究意义。故答案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卷(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用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红磷的质量逐渐减少,当反应结束后,红磷的质量不再减少,故正确;B、水的质量是一定的,生成氢气的质量不可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无限增加,故错误;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结束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为0,故错误;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一份加催化剂,一份...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卷(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点A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 点B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
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
C 【解析】试题分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0℃﹣70℃,溶解度逐渐增大,大于70℃,溶解度逐渐减小,故A错误;B、点A在溶解度曲线上,所以点A对应的ZnSO4溶液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C、通过观察溶解度曲线,升温或降温,溶解度都会减小,所以点B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故C正确;D、40℃时,Zn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1%,所以ZnSO4的溶解度小于41g,故D错...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卷(3)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I.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1)2个甲烷分子_________;(2)3个铝离子_________;(3)2个最小的原子_________;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II.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用字母序号填空.
A.稀盐酸; B.氢气; C.武德合金; D.液态空气; E.硫酸铜。
(1)常用于去除铁锈的是_________;(2)常用于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是_________;
(3)常用于游泳池消毒杀菌的是_________;(4)常用作清洁能源的是_________;
(5)常用作保险丝的是_________。
2CH4 3Al3+ 2H A D E B C 【解析】I、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II、根据物质的性质回答。(1)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除去铁锈;(2)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3)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卷(3)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在高温的汽车引擎中,氮气和氧气结合生成一氧化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另一种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量硫酸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钾稀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和另一种盐溶液: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请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4)实验室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_____,生成的氨气可以用_______试纸检验。
复分解反应 湿润的红色石蕊 【解析】(1)根据氮气和氧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解答;(2)根据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解答;(3)根据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钾稀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钾解答;(4)根据熟石灰和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及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解答。(1)氮气和氧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2 2NO;(2)锌和硝酸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卷(3)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松花蛋是春节常见的食品,生石灰、食盐、纯碱是制作松花蛋的主要原料,制作料泥时将上述原料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即可。
(1)原料中可以做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此物质接触到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原料中__________在生活中最常用作防腐剂、调味品,国家强制在其中加入碘酸钾(KIO3),请标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成年人缺乏碘元素会患有__________。
(3)“纯碱”是__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的俗称,制作料泥时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鸭蛋变成松花蛋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CaO CaO + H2O=Ca(OH)2 食盐 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碳酸钠 Ca(OH)2 + Na2CO3=CaCO3 ↓+ 2NaOH 化学 【解析】(1)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解答;(2)根据食盐做调味品解答;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解答;根据碘元素的缺乏会导致甲状腺肿大解答;(3)根据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及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解答...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