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甲为原料合成清洁燃料戊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转化①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 转化②属于化合反应
C. 戊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 D. 甲、丙、戊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A 【解析】A.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转化①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错误; B. 转化②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正确;C. 戊中C、H、O的质量比为12×2∶1×6∶1×16= 12∶3∶8,正确; D.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甲(甲烷)、丙(乙烯)、戊(乙醇)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Mg +O2MgO2
B. 证明铜比银活泼:Cu+ 2AgNO3 Cu(NO3)2 + 2Ag
C. 用赤铁矿炼铁:Fe3O4 + 4CO3Fe + 4CO2
D. 电解饱和食盐水:NaCl + H2ONaOH + Cl2↑+ H2↑
B 【解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2不可燃,可用于所有火灾灭火
B. 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于制作保险丝
C. NaOH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食用水产品防腐
B 【解析】A. CO2不可燃,可用于灭火,但是由于活泼金属在点燃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错误;B. 保险丝的用途要求材质的熔点低,易熔断,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于制作保险丝,正确;C. NaOH能与酸反应,但不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因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错误;D.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不可用于食用水产品防腐,否则使人中毒,或者使水产品失去营养,错误。故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 H2O2 H2 H2O
B. SO2 SO3 H2SO4
C. CuSO4溶液Cu(OH)2 CuO
D. CaCl2溶液CaCO3Ca(OH)2
B 【解析】A、过氧化氢不能转化成氢气,错误;B、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正确;C、氢氧化铜和葡萄糖在加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亚铜,错误;D、氯化钙溶液不与二氧化碳反应,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H2、CH4气体 | 鉴别 |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
B | NaCl(HCl)溶液 | 检验 | 滴加AgNO3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
C | KNO3(CuSO4)溶液 | 除杂 | 加过量的Ba(OH)2溶液,过滤、洗涤 |
D | CaCl2(NaCl)溶液 | 分离 | 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氢气和甲烷燃烧都生成水,都在干而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错误;B、氯化钠和盐酸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错误;C、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但过量的氢氧化钡引入新的杂质,错误;D、氯化钙溶液和适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将滤渣中加入适量盐酸,可以将碳酸钙转化为氯化钙溶液,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H2SO4和CuSO4的100.0g混合溶液中加入12.0g铁粉,充分反应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a g溶液和12.0g不溶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0.2g 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 100.0
B. 该固体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
C. ag溶液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为6.4g
D. 原混合溶液中H2SO4和CuSO4的质量比为7∶40
C 【解析】A.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等于a = 100.0g+12.0g- 12.0g-0.2g<100g,错误; B. 设不溶物中铁的质量为x Fe +2HCl== FeCl2+H2↑ 56 2 x 0.2g 56/x=2/0.2g x=5.6g 反应后不溶物中铜的质量6.4g;铜和盐酸不反应,该固体不能全部溶解于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 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元素
D 【解析】A. 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质子也是带电的微粒,错误;B. 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可能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错误;C.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和酸也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错误;D.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元素,正确。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醋酸钙和硫酸钠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 S/g | 醋酸钙 | 36.0 | 34.7 | 33.8 | 33.2 | 33.0 | 32.7 |
硫酸钠 | 9.6 | 20.2 | 40.8 | 48.4 | 47.5 | 47.0 |
A. 甲为硫酸钠
B. t1℃应介于10℃~20℃
C. t2℃时乙溶液由b点转化到a点可恒温蒸发水或加入乙
D.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AC 【解析】A.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硫酸钠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0~40℃)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高于40℃时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与甲的曲线相符,所以甲为硫酸钠,正确;B.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 t1℃应介于20℃~30℃,错误;C. t2℃时乙溶液由b点(不饱和溶液)转化到a点(饱和溶液)可恒温蒸发水或加入乙,正确;D.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t1℃~40℃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向10.0g某石灰石(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中先后滴加100.0g稀HCl和一定质量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不溶固体或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表示不溶固体的质量
B. 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1种
C. 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D. 检验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的AgNO3溶液,静置后再滴加少量Ca(NO3)2溶液
BD 【解析】石灰石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由图可知,10.0g某石灰石中加入盐酸过量,所以加盐酸后剩余5g固体为杂质,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5g;a点盐酸过量,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氢,B错误;向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时,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然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关系式:CaCO3 ~ CaCl2~ Na2CO3~ CaCO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丹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Ba(NO3)2、KOH、Na2SO4、FeCl3 B. BaCl2、稀HCl、Na2CO3、稀H2SO4
C. KCl、AgNO3、稀HCl、稀HNO3 D. MgSO4、NaOH、Ba(OH)2、NaNO3
B 【解析】A. Ba(NO3)2、KOH、Na2SO4、FeCl3 中溶液为黄色的是氯化铁,和氯化铁反应的是氢氧化钾,但无法鉴别硝酸钡和硫酸钠,错误; B. BaCl2、稀HCl、Na2CO3、稀H2SO4,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其中与其余三种物质混合都有明显现象的是碳酸钠,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泡的是盐酸、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再将氯化钡和两种酸混合,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