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含有相同离子的盐具有相似的性质。
(1)往MgCl2、NaCl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物出现,这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往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CuSO4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相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CuCl2溶液中加入光亮的铁钉,充分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上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图中反应后溶液中“”代表的离子符号________。
C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2NaOH + CuCl2 = Cu(OH)2↓+ 2NaCl 铁钉表面附着紫红色的物质,溶液逐渐变浅绿色 Fe2+ 【解析】(1)MgCl2、NaCl溶液中都含有氯离子,都可以与硝酸银中的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2)氯化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产生蓝色的沉淀;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一)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制得氮气,并测得其密度,从而导致了科学史上的某项重大发现。请你参与氮气的科学发现过程。
方法Ⅰ:利用空气分离出氮气
实验步骤 | 解释或结论 |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通过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
(2)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提示:反应不能生成新的气体)。 | 请写出能用于除去氧气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 |
(3)收集剩余气体,并测定该气体的密度。 | 密度:1.257 2 g˙L-1 |
方法Ⅱ: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测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 8 g˙L-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讨论:瑞利教授经过多次严密的实验,发现方法Ⅱ测得的氮气密度均小于方法Ⅰ,试分析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根据下表数据判断.
物质 | H2 | N2 | O2 | NH3 |
沸点/℃ | ?252.8 | ?195.8 | ?183.0 | ?33.35 |
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195.8℃<T<__℃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铜(或红磷) NaNO2+ NH4Cl === NaCl +2 H2O + N2↑ +3 方法Ⅰ中还有惰性气体等杂质气体 -183.0 【解析】方法Ⅰ:(1)空气中含有部分二氧化碳,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铜和红磷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是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 列问题:
(1)从溶解度曲线图可获得的主要信息是(写2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们熟悉的物质中,符合图中a的溶解度曲线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40℃时,将30g B物质放人50g水中,充分搅拌,此时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精确到0.1%);现将该溶液降温至20℃,析出固体_________g。
随着温度的升高,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3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硝酸钾 33.3% 5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获得的信息有①随着温度的升高,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②3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变化较大,符合常见的物质有硝酸钾; (3)40℃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故5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B物质的质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
(3)图中所示称量的质量是_______g。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溶液有红色变为无色 103.2g 【解析】(1)该实验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应,且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故实验目的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氢氧化钠中滴有酚酞时,溶液变为红色,当加入稀盐酸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故溶液中红色消失; (3)图中砝码的质量为100g,游码的质量为3.2g,故所称量的质量是103.2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案例分析及实验探究:
(1)案例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相同。
(2)案例二: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描述此实验的实验现象:______
(3)实验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如下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收集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火焰熄灭,则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 观察到蜡烛熄灭,水进入玻璃杯,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试管 A、B、C 2H2O2 2H2O + O2↑ C F 将导管移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 【解析】(1)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和浓度相同; (2)烧杯中的蜡烛燃烧耗尽杯中的氧气,故蜡烛熄灭,瓶中的气体含量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兴趣小组对“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①可能与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②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用100mL不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5g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时间为3分钟)。
编号 | 硫酸的质量分数 (均取20mL) | 锌的形状 (均取1g) | 氢气的体积(mL) (均收集3分钟) |
1 | 20% | 锌粒 | 31.7 |
2 | 20% | 锌片 | 50.9 |
3 | 30% | 锌粒 | 61.7 |
4 | 30% | 锌片 | 79.9 |
(1)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则正确的链接顺序是:氢气→_______________(填导管口序号)。
(收集证据)
(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
(得出结论)依据上表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
(4)下表是兴趣小组第①组实验根据前6分钟记录详细数据(每分钟记录一次产生氢气的体积)。
时段(均为1分钟) | 第1分钟 | 第2分钟 | 第3分钟 | 第4分钟 | 第5分钟 | 第6分钟 |
H2的体积/mL | 3.1 | 16.7 | 11.9 | 9.6 | 7.6 | 6.0 |
请解释锌与稀硫酸反应由快变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会受_____________因素影响,如果用实验验证该因素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该控制________________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则相同。
Zn + H2SO4 = ZnSO4 + H2↑ 0.4g e f g 1和3或2和4 相同条件下,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或锌与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随着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所以反应速度由快变慢 温度 【解析】(1)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 + H2SO4 = ZnSO4 + H2 ↑ (2).当剩余的水较少时,水易从f端出来,故连接顺序是 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BaSO4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实验一)同学们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4种溶液于试管中,再分别滴加少量的稀硫酸。
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 |
1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
2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
3号试管中_____ | |
4号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
(1)3号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4号试管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提出问题)3号、4号试管中的现象能证明硫酸与Na2CO3、BaCl2发生了复分解反应。1号、2号试管中均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如何证明硫酸与NaOH、NaCl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实验二)同学们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 |
5号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
6号试管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
(3)5号试管中的现象能证明NaOH与稀硫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下图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4)同学们发现3号、4号试管中的微粒数也有变化:4号试管中的Ba2+、SO42-因生成沉淀而减少,3号试管中减少的微粒是_____。
(5)欲进一步探究2号试管中的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又补充了以下实验。
该实验证明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请结合实验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滴加石蕊溶液的目的是_____。
②试剂1和现象1分别是_____。
(6)根据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从微观上看,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相互结合使离子数目减少
C.判断化学反应发生,可依据有新物质生成,也可依据某一反应物消失
D.证明复分解反应没有发生,可验证某一反应物依然存在
产生气泡 BaCl2 + H2SO4 = BaSO4↓+ 2HCl H+和OH—反应生成了水 H+和CO32- 检查溶液中的H+是否存在 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A、B、C 【解析】(1)由于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3号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生;(2)4号试管中发生复分解反应是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最后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绿茶是安徽的特产,种类很多,绿茶制作过程如下,其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采摘嫩叶 B. 炒熟氧化
C. 揉捻成型 D. 干燥装袋
B 【解析】A、采摘嫩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炒熟氧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揉捻成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干燥装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最后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该适当补充蛋白质
B. 人体如果摄入过多的油脂后,容易引发肥胖
C. 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D. 青少年长期偏食、挑食不利于身体健康
C 【解析】A、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故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该适当补充蛋白质,正确; B、油脂是人体的备用能源,如过多的摄入油脂,不能被人体完全消耗,就会储藏起来,使人体变的肥胖,正确; C、人体缺乏某些元素会出现相应的病症,但是要合理的摄取,不能过量的摄入,错误; D、青少年长期偏食、挑食会出现人体缺乏部分营养物质,故不利于身体健康,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最后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 | 碳原子的种类不同 |
B |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
C | 电解水生成H2和O2 |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分子 |
D | 搜救犬通过闻气味找到搜寻的目标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是由于构成二者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 B、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气分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正确; C、电解水的过程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重组为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正确;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搜救犬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找到要搜索的目标,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