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498  172506  172512  172516  172522  172524  172528  172534  172536  172542  172548  172552  172554  172558  172564  172566  172572  172576  172578  172582  172584  172588  172590  172592  172593  172594  172596  172597  172598  172600  172602  172606  172608  172612  172614  172618  172624  172626  172632  172636  172638  172642  172648  172654  172656  172662  172666  172668  172674  172678  172684  172692  211419 

科目: 来源:安徽省濉溪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B. 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C. 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 辩证观: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的生产,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A 【解析】A、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错误;B、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D、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的生产,但由于塑料的性质稳定,很难降解,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染”,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濉溪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8年3月15日,央视曝光了另一种“瘦肉精”,其中添加了“人用西药”,如硫酸新霉素C23H48N6O17S。下列关于硫酸新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酸新霉素属于氧化物 B. 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8:17

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1g硫酸新霉素中含有6个氮原子

C 【解析】A、氧化物中只能含有两种元素,而硫酸新霉素C23H18N6O17S中含有五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错误;B、硫酸新霉素C23H18N6O17S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8):(16×17)=3:17,错误;C、硫酸新霉素C23H18N6O17S中碳、氢、氮、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23):(1×48):(14×6):(16×17):32=276:48:84:272,可见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濉溪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丁的化学式为N2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D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3CH4+2N2。A、由上述分析可知,丁的化学式为N2,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正确;C、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濉溪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鉴别石灰石和烧碱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使用澄清的石灰水,错误;B、氢气和甲烷燃烧都能产生水。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都出现水雾,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错误;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能鉴别,正确;D、将Zn和Cu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锌和铜的表面都会附着银,说明锌、铜的活动性都大于银,但是无法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濉溪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 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C. 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变稀了

B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该选项说法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D、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小,溶液变稀,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濉溪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同学们研学游出行大多会携带保温杯,小明同学的保温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 1 种即可)。

(2)使用不锈钢做外壳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 1 点即可)。

(3)鉴别涤纶和棉布的简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______(填“强”或“弱”)。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

塑料(或涤纶) 不锈钢耐腐蚀,经久耐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灼烧,闻气味 强, 4Al+3O2=== 2Al2O3,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物品材质的识别,合金,涤纶和棉布的鉴别,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较多,难度不大。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不锈钢外壳、铝合金扣环是用金属材料制成,塑料壶盖、涤纶腕带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棉布隔热套是用天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濉溪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

(2)B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一个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的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

(5)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应_________。

长颈漏斗 先从长颈漏斗中注入水,当水浸没其下端管口时,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连接的胶皮管,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水,若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水面不再下降,则说明此装置气密性良好 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均可) AC 验纯 【解析】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濉溪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CuCl制备流程如图:

已知:CuCl难溶于水,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

(1)“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产生的SO3能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常见的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操作a”中的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得到的滤液2有浑浊,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水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4, SO3+H2O=H2SO4 。 引流, 滤纸破损(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CuCl难溶于水 NaCl(填化学式)。 【解析】本题是流程题。考查了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混合物的分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在Na2SO3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1)×2+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濉溪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镁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假设一:与反应初始温度有关;猜想二: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

(实验探究)

用砂纸打磨镁条,进行下列实验。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1)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质量和长度的镁条与相同体积的稀硫酸进行反应,探究过程如下:

反应初温/℃

镁的形状

稀硫酸的浓度/%

气体的体积/ml(收集0.5分钟)

20

镁条

5

40

20

镁条

10

55

30

镁条

10

62

(2)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3)实验②和③比较,镁与稀硫酸反应快慢与_________有关。

(4)通过实验①和②比较,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最好选用收集方法_____,除了上述的测量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反思与评价)

(6)实验①结束时测得溶液的温度为30℃,该反应属于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除去镁条表面的杂质或氧化膜 Mg+H2SO4=MgSO4+H2↑ 温度。 相同条件下,稀硫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排水, 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放热。 【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用砂纸打磨锌片可以除去锌片表面的杂质或氧化膜; (2)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方程式是Mg+H2SO4=Mg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濉溪县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问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关信息:(Ⅰ)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

(Ⅱ)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

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点时电导率为零,离子浓度也几乎为零,此时混合液体静置后呈______色;

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

B.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

(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

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实际参加反应的是Ba2+和SO42﹣结合成了BaSO4,Na+和OH﹣还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B.溶液红色只会变浅,但不会褪去

②N点时,溶液中大量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至少写两种)。

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拓展: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示例AgNO3+NaCl=AgCl↓+NaNO3离子方程式:Ag++Cl﹣=AgCl↓

仿写:BaCl2+Na2SO4=BaSO4↓+2NaCl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请推测此过程的溶液中Ca2+的浓度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Ba(OH)2+H2SO4=BaSO4↓+2H2O 无 B AB Na+、OH﹣、SO42﹣ 减小 Ba2++SO42﹣=BaSO4↓ 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本题考查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 (1)①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 ②甲曲线M点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酚酞为无色,混合液体呈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