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636  172644  172650  172654  172660  172662  172666  172672  172674  172680  172686  172690  172692  172696  172702  172704  172710  172714  172716  172720  172722  172726  172728  172730  172731  172732  172734  172735  172736  172738  172740  172744  172746  172750  172752  172756  172762  172764  172770  172774  172776  172780  172786  172792  172794  172800  172804  172806  172812  172816  172822  172830  211419 

科目: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小敏对妈妈说:“你说菠菜中富含铁,为什么我用磁铁无法把菠菜吸起来呢?”

(1)小敏认为的“铁”是指______ (选填“铁元素”或“铁单质”)。

(2)通过Fe2O3+3CO2Fe+3CO2可以把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转变成铁单质,此反应利用了CO的______性。

铁单质 还原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与物质的关系,铁的性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1)磁铁只能将铁单质吸起来,小敏认为的“铁”是指铁单质。小敏的妈妈认为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 通过化学反应Fe2O3+3CO2Fe+3CO2,可以把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转变成铁单质,此反应利用了CO的还原性,将铁从铁的化合物中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有一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现需要对此物质成分进行检测。甲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无色溶液;乙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放出刺激性气体。

(1)该气体为________ (写化学式)。

(2)根据两同学的实验现象可推定此物质的组成是______。

NH3 硫酸钾、硝酸铵 【解析】本题是推断题。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铵、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甲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水,形成无色溶液,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说明在该固体中,硫酸钾和氯化钡两种物质中至少有一种不存在;乙同学向固体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敏研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序号

盐酸溶液浓度

2分钟内产生氢气的体积

1

5%

10mL

2

15%

28mL

(1)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时A中的_____管接c。

(2)他选用2克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5%、15%的稀盐酸进行实验。获得表格数据。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______来体现反应快慢的。

(3)小敏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论:锌与盐酸反应快慢与盐酸浓度有关,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其他同学认为结论不可靠,他们的依据是:________。

(4)实验中小敏发现锌与盐酸反应时,一开始产生氢气速度并没有随盐酸浓度的减少而减慢,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由此作出猜想:锌与盐酸反应快慢还与_______有关。

b 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多少 没有换用不同浓度盐酸多次实验等 温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与酸发生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探究。认真审题,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该装置导管的连接顺序是b接c (2)小敏是通过2分钟内产生氢气的体积来比较反应快慢,所以推断实验是通过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多少来体现反应快慢的; (3)小敏只做了两组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____性。

(2)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______克。

(3)计算甲瓶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另取10克乙瓶中的固体样品,用100克15%的稀硫酸按同样方法进行实验,他认为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稀硫酸加入后,都不需要使用石蕊试液,请计算说明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__________。

酸 2.2 53% 用100g15%的稀硫酸进行实验,稀硫酸一定过量,故稀硫酸加入后不需要加石蕊试液。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分析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2)根据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刻舟求剑 B. 滴水成冰 C. 抱薪救火 D. 聚沙成塔

C 【解析】A、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B、滴水成冰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C、抱薪救火的过程中发生燃烧现象,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D、聚沙成塔的过程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正确; 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体中,错误; D、用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时,要做到左物右码,故D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B.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D.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NO2、 CO2、 CO等

A 【解析】A、稀盐酸和稀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C、硝酸铵固体溶液水温度降低,错误; D、二氧化碳气体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u2+、Mg2+、NO3-、OH- B. H+、SO42-、CO32-、Ba2+

C. K+、NO3-、Cl-、Na+ D. H+、NO3-、Ca2+、 OH-

C 【解析】A、铜离子和镁离子不能与氢氧根离子共存,错误; B、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错误; C、四种粒子可以共存,正确; D、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社会发展

B.化学与健康

①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

②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

①缺碘会引起骨质疏松

②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③为补充蛋白质只吃肉类不吃蔬菜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

②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找泄露

③煤炉上放盆水防止CO中毒

①制取气体: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能

②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  

③可燃性气体燃烧:先验纯后点燃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①广泛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减少碳排放,正确;②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③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正确,故A正确; B、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缺钙引起骨质疏松,错误; C、煤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灯,可能引起爆炸,错误; D、制取气体时,先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要先加砝码,后加药品,故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铁制品在湖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

B. 葡萄糖(C6H12O6)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D.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 【解析】A、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易生锈,正确; B、葡萄糖(C6H12O6)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质量比不可能是1:2:1,故错误;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正确;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