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云南省开远市业水平复习统一检测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试管中的铁钉最先生锈,水面附近的部分锈蚀最严重
B. 甲、乙、丙三根铁钉都不会生锈
C. 甲和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水
D. 甲和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氧气
A 【解析】A、由铁的锈蚀条件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所以甲试管中的铁钉最先锈蚀,且水面附近的部分锈蚀最严重,故正确;B、由A选项分析可知,甲试管中的铁钉发生了锈蚀,而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均没有发生锈蚀,故错误;C、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没有锈蚀,甲和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水,故错误;D、乙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没有锈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开远市业水平复习统一检测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一定质量的甲中连续加入乙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关系,符合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甲 | 乙 | |
A | 稀硫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B | 稀盐酸 | 碳酸钙粉末 |
C | 稀盐酸 | 锌粒 |
D | 硝酸银溶液 | 铜粉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稀硫酸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前后物质都以溶液形式存在,所以溶液的质量应一直增加;B 、稀盐酸 和碳酸钙粉末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00:44,所以反应中溶液的质量增加,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再改变。C 、稀盐酸 和锌粒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锌和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65:2,所以反应中溶液的质量增加,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开远市业水平复习统一检测二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个磷原子______(2)硫酸根离子______ (3)氦气_____________(4)两个氢分子______ (5)标出磷酸钠(Na3PO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___。
P He 2H2 【解析】(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一个磷原子可表示为:P;(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硫酸离子表示为:SO42-;(3)氦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开远市业水平复习统一检测二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____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_____不同。
原子 分子 A 7 最外层电子数 质子数 【解析】 (1).由图中所示的关系可知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分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且水是由分子构成的;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3).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弧线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开远市业水平复习统一检测二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钛(Ti)被称为“21世纪的金属”。
(1)图1是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其核内质子数为_____。
(2)图2是Ti、Al、Cu三种金属在稀盐酸里的反应现象,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Ti)的工艺流程:
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TiO2+2C=TiCl4+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镁和___________。
22 Al﹥Ti﹥Cu CO TiCl4+2Mg 2MgCl2+Ti 氯气 【解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2,表示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钛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2;(2)根据图象可知,铝的反应速率最快,钛的速率相对慢一些,铜就没有反应。因为反应速率越快,表示该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l、Ti、Cu;(...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开远市业水平复习统一检测二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许多物质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我国古代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防雾霾口罩中常填充活性炭,因为活性炭具有___性。
(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Ⅰ.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_____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Ⅱ.二氧化碳增多造成________,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3)天然气是常见的家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城市煤气中主要含有CO 气体,写出C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气与天然气相比,从安全角度看,煤气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在煤气、天然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_____。
不活泼(稳定) 吸附 光合 温室效应 CH4 2CO+O22CO2 煤气中含有的CO有毒 氢气 【解析】(1)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我国古代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防雾霾口罩中常填充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的特点;(2)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含量越高,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开远市业水平复习统一检测二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_____,C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要实现A转化为B,需要的另一种反应物是_____,B与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D转化为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 Fe+2HCl=FeCl2+H2↑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 复分解反应 Fe2O3+3CO2Fe+3CO2 【解析】根据“现有铁、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五种物质”,结合图,能与其它四种物质反应的物质为稀盐酸,而氧化铁可以转化为铁,氢氧化钠可以转化为碳酸钠,故推测A为氢氧化钠,B为碳酸钠,D为氧化铁,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根据分析,C的化学式是HCl,C与Fe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开远市业水平复习统一检测二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的实验与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写出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可以收集氧气,这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3)用装置B与D组合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装置D中若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长颈漏斗 2KClO32KCl+3O2↑ 密度比空气大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解析】(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长颈漏斗;(2)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C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开远市业水平复习统一检测二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两个实验:
①CuSO4溶液与NaOH溶液、②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实验结束后将两次实验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
(1)写出实验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溶液为紫色,则滤液呈_______性(填“酸”、“中”、“碱”), 废液在烧杯中混合后,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氯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钠和氯化钡;
小亮认为:可能含氯化钠和氯化钡;
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__________ 的猜想明显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纯碱溶液,振荡。 | 无明显现象 | 滤液中不含______。 |
实验B: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振荡。 | 产生白色沉淀 | 滤液中含有______。 |
(交流拓展)要使蓝色溶液变成无色,除了加入NaOH等碱性溶液外,还可以在蓝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
CuSO4+BaCl2=BaSO4↓+CuCl2 中 CuCl2+2NaOH=Cu(OH)2↓+2NaCl 氯化钠和硫酸钠 小明 因为氯化钡与硫酸钠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在溶液中共存 BaCl2 Na2SO4 Mg或Al或Zn 【解析】(1)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2)中性溶液不能使紫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云南省开远市业水平复习统一检测二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所提供的数据回答问题。(假设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Cl2=CaCO3↓+2KCl
请计算:
(1)CaCl2中钙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40︰71 92% 【解析】(1)CaCl2中钙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40:(35.5×2)=40:71;(2)实验最终所得10g固体为CaCO3,设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则: K2CO3+CaCl2═CaCO3↓+2KCl 138 100 15gx 10g x=92%; 答:(1)CaCl2中钙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40:71,(2)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