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746  172754  172760  172764  172770  172772  172776  172782  172784  172790  172796  172800  172802  172806  172812  172814  172820  172824  172826  172830  172832  172836  172838  172840  172841  172842  172844  172845  172846  172848  172850  172854  172856  172860  172862  172866  172872  172874  172880  172884  172886  172890  172896  172902  172904  172910  172914  172916  172922  172926  172932  172940  211419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实验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B. 用加热方法除去氯化钾固体中少量的氯酸钾

C. 用水区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

D. 用冷却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得到硝酸钾晶体

A 【解析】A、氮气和二氧化碳等都不具有助燃性,所以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而应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错误;B、氯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可以用加热方法除去氯化钾固体中少量的氯酸钾,正确;C、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饱和影响较大,所以用冷却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15%的葡萄糖溶液配制150g5%的葡萄糖溶液,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取用15%的葡萄糖溶液50g

B. 使用量筒、烧杯和漏斗等仪器

C. 加水100g

D. 量水时选用规格100mL的量筒

B 【解析】A、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取用15%的葡萄糖溶液为x,x×15%=150g×5%,解得x=50g,正确;B、用15%的葡萄糖溶液配制150g 5%葡萄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15%的葡萄糖溶液和水的质量,再量取所需的葡萄糖溶液体积和量取水的体积,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错误;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变化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开始上升,消耗氧气,气压减少,直到反应停止,正确;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时,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锰元素质量不变,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正确;D、饱和NaCl溶液恒温蒸发水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由于温度不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因此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人类对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征程。

(1)青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___(填“大”或“小”)。

(2)工业上炼铁的反应原理:炼铁高炉内生成的______(写物质化学式)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

(3)铝活动性比铁强,但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日常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__________(写一种)。

大 CO 铝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覆盖在铝的表面 涂防锈油 【解析】(1)由于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金属的硬度,所以工业上用青铜制造轴承、齿轮,而不用纯铜,其原因之一是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2)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的条件下,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 (3)铝比铁活泼,但是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1)空气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填标号)。

(3)下图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微粒结构示意图。

①从图1中可获得多条信息,其一是__________。

②若图2中表示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氧原子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③若图2中,x=8时,该微粒是_________(写微粒符号)。

(4)以下是利用空气制取氮肥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混合物 氮分子 C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得 O2- 4NH3+5O24NO+6H2O 属于 【解析】(1)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2)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用“”可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微观上氮分子与氧分子的个数比为4:1,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和水溶液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物质。

(1)科学家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了水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

(2)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3)生活中简便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

②t1℃时,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③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发现有未溶解的甲物质,其质量是______g。

(1)水能灭火,但有时水也能“生火”。比如将过氧化钠(Na2O2)用脱脂棉包裹,再向上面滴加水,脱脂棉一会儿就会发生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X↑。

①X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包裹过氧化钠的脱脂棉滴水后,引起脱脂棉能燃烧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

氢元素(或H) 氧元素(或O) 过滤 分别取样,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很少且有白色垢状物形成的水为硬水 甲 20% 25 O2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脱脂棉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产生大量氧气 【解析】(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是由科学家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与氧气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1)若甲是一种黑色的固态非金属单质,乙是一种氧化物。

①甲的化学式为______。②乙与氧气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2)若甲、乙均为金属单质,且乙呈紫红色。

①乙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②“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用稀硫酸代替氧气,上图所示反应关系不能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

C 化合反应 作导线 Fe+CuSO4=FeSO4+Cu 乙不能与硫酸(稀)发生反应 【解析】根据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甲是一种黑色的固态非金属单质,乙是一种氧化物”,初中常见的黑色物质有石墨、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铁粉、氧化铜。由此可知甲可能为碳、乙为一氧化碳;根据“若甲、乙均为金属单质,且乙呈紫红色”,则推测乙为铜,甲为比铜活泼的金属,例如铁,代入检验正确。(1)若甲是一种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应选用发生装置是______(填标号);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的质量,占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中氧元素质量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也可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试管 分液漏斗 2H2O22H2O+O2↑ B 50% 2NaHCO3 Na2CO3+H2O+CO2↑ A E 【解析】(1)仪器a是试管,仪器b是分液漏斗;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个过氧化氢分子中有4个氧原子,其中2个氧原子转化为氧气分子,因此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镁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表面会形成一层黑色物质,为探究镁表面黑色物质的生成是与空气中的哪些成分有关,开展以下实验探究。

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Ⅰ.常温下,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不会与镁发生反应。

Ⅱ.无水CaCl2固体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只观察到镁条表面变暗,没有出现黑色物质。

(1)查阅文献获知,镁条表面变暗是镁与氧气反应的结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据此现象,可说明就______和_______两种物质无法使镁生成黑色物质。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只观察到镁条表面变暗,没有出现黑色物质。

(3)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3]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镁条表面出现黑色物质。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水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实验4]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足以得出最终结论,于是又补做了如下实验:

(5)将图3中潮湿的空气换成_________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镁条表面无明显变化。

(6)根据上述四个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镁表面的黑色物质是镁与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2Mg+O2=2MgO氧气(或O2)水(或H2O)验证氧气和二氧化碳,能否时镁生成黑色物质实验2和实验3潮湿的二氧化碳氧气(或O2)、二氧化碳(或CO2)和水(或H2O) 【解析】 (1)查阅文献获知,镁条表面变暗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配平即可,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2)潮湿的氧气中含有氧气和水蒸气,据此现象,可说明就氧气和水两种物质无法使镁生成黑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 g石灰石样品,进行高温煅烧(样品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高温不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测得石灰石煅烧过程中的不同时段剩余固体质量如下表所示:

煅烧的时间(min)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

17.8

4

13.4

6

12.3

8

12.3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g。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7.7g 87.5%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碳酸钙分解放出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20g-12.3g=7.7g; (2)【解析】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CaO+CO2↑ 100 44 x 7.7g x=17.5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7.5%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