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749  172757  172763  172767  172773  172775  172779  172785  172787  172793  172799  172803  172805  172809  172815  172817  172823  172827  172829  172833  172835  172839  172841  172843  172844  172845  172847  172848  172849  172851  172853  172857  172859  172863  172865  172869  172875  172877  172883  172887  172889  172893  172899  172905  172907  172913  172917  172919  172925  172929  172935  172943  211419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表列出了部分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不显电性的情况下,表中m的值为7

B. 如果失去第三层电子,上表空格内的微粒符号可表示为Mg2+

C. 上表中所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

D.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 【解析】A. 在不显电性的情况下,微粒是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中m的值为7,正确;B. 由质子数可知上表空格内的微粒对应元素是镁元素,如果失去第三层电子,则成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符号可表示为Mg2+,正确;C.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数等于原子的电子层数,上表中所列元素都属于第三周期,正确;D.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

B. 活性炭可以吸附黄泥水中的泥沙

C. 通过过滤操作可以把硝酸钾从它的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D.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D 【解析】A. 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B. 活性炭可以吸附黄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错误;C. 通过过滤操作可以把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硝酸钾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法分离,错误;D.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通过蒸馏操作得到的水是纯水,是纯净物,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图示分析法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错误;B、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肥皂水溶液呈碱性,pH应大于7,食醋和柠檬酸呈酸性,pH应该小于7,错误;C、,FeO中铁的质量分数为:≈78%,Fe2O3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学好化学可以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产中的问题。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明矾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 动植物体的腐烂属于缓慢氧化

C. 霉变的食物蒸煮后可以继续食用 D. 消毒用的碘酒中酒精是溶质、碘是溶剂

B 【解析】A. 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错误; B. 动植物体的腐烂属于缓慢氧化,正确;C. 霉变的食物蒸煮后不能完全消除毒性,不能食用,错误; D. 消毒用的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④③①② D. ④①②③

C 【解析】水由水分子构成,通电条件下,每个水分子分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然后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所以微粒的变化顺序是:④③①②,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机理正确的是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

C. 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D. 点燃可燃性气体有可能引发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

D 【解析】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错误;B.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错误;C. 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是盐,溶液呈碱性,错误;D. 点燃可燃性气体有可能引发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正确。故选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它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的密度为1g/cm3)约为

A. 12.4% B. 17.2% C. 16.9% D. 12.5%

A 【解析】称量一定质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如果物和砝码反放,则物的质量等于砝码的量-游码的量,所以氯化钠是实际质量为15g-2.7g=12.3g;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应平视读数,仰视读数,读数偏小。由图可知,所量液体的实际体积为:87mL,所以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探究需要仔细观察。对下列实验观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把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B.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C. 把适量的硝酸铵固体加入一定量水中,溶液温度明显上升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 【解析】A.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 把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错误;B.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无明显现象,正确;C. 把适量的硝酸铵固体加入一定量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错误,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 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 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 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B 【解析】 A. 注射器有刻度,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正确;B. 稀硫酸和块状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常使反应停止,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应为稀盐酸,而不是稀硫酸,错误;C. 利用该装置进行试验时,将玻璃管内的abcd四处分别放置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纸,ad处放置湿润的,bc处放置干燥的,可观察到,湿润的试纸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由此可知:质量守恒定律是研究化学变化的质量问题,且为了能比较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当反应涉及到气体时,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镁燃烧反应物有氧气参与,反应后部分氧化镁以烟的形式逸出,所以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错误;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而装置没有密闭,错误;C、氯化钠和硝酸银发生化学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