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750  172758  172764  172768  172774  172776  172780  172786  172788  172794  172800  172804  172806  172810  172816  172818  172824  172828  172830  172834  172836  172840  172842  172844  172845  172846  172848  172849  172850  172852  172854  172858  172860  172864  172866  172870  172876  172878  172884  172888  172890  172894  172900  172906  172908  172914  172918  172920  172926  172930  172936  172944  211419 

科目: 来源:陕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填一种)。

(2)3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只列出表达式)。

(3)9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

90℃时的KNO3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n的数值为__。

温度(溶质种类或溶质性质或溶剂性质); ×100%; 不饱和; 93.5 【解析】(1)根据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解答;(2)根据30℃时KNO3的溶解度解答;(3)根据由80℃降温到60℃析出晶体的质量分析解答。(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种类或溶质性质或溶剂性质);(2)由表中数据可知,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故3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高铁等,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_____、质量轻、耐腐蚀等特性。

(2)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取样,在空气中加热  ②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  ③取样,加入硫酸锌溶液

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某同学提出还可以用稀硫酸鉴别,他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硬度大或强度大; ③; Zn+H2SO4=ZnSO4+H2↑ 【解析】(1)根据合金具有硬度大或强度大的优点解答;(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分析解答;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解答。(1)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高铁等,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硬度大或强度大、质量轻、耐腐蚀等特性;(2) ①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可以鉴别,正确;②金的金属活动性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__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

(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

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______。

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

物理; 2NaOH+CuSO4=Cu(OH)2↓+Na2SO4; NaNO3或硝酸钠; 排除SO42-的干扰 (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1)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属于物理性质解答;(2) ①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解答;②根据框图中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分析解答;③根据Ba2+与SO42-不能共存分析解答。(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回答问题。

(1)图一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_______。

(2)若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二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要回收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的固体,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

使氧气充分反应; BD; 2H2O22H2O+O2↑ 漏斗。 【解析】(1)根据使氧气充分反应解答;(2)根据锥形瓶盛装反应物的量较多,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解答;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解答;(3)根据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解答。(1)图一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使氧气充分反应;(2) 锥形瓶盛装反应物的量较多,排水法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I.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A中的锥形瓶。

II.打开K1,观察到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

III.打开K2,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C中溶液变为无色。

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

探究环节

甲组的探究

乙组的探究

[提出问题]

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

[做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CO3和NaOH

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

[实验验证]

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______,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1)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 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

(2)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___7,证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写出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实验步骤]中的现象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

(甲组)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 ≤(或<或=) 2NaOH+CO2=Na2CO3+H2O 不能; 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 【解析】[实验验证] (甲组)根据Na2CO3与BaCl2溶液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酸碱性不变解答;根据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解答;(乙组)根据溶液显酸性或中性,pH≤7解答;【反思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它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

(1)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_____(填“有”或“无”)影响。

(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无 75% 【解析】(1)根据实验装置本身与外界相通解答;(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该实验中,该装置右端的导管与外界相通,故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无影响;(2)设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70g-363.4g=6.6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6.6g x=15g 该补钙剂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 节日燃放焰火 B. 木炭烤熟食物 C. 西瓜榨成西瓜汁 D. 檀树皮制成宣

C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 节日燃放焰火,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B. 木炭烤熟食物,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 西瓜榨成西瓜汁,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 檀树皮制成宣,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保护好绿水青山,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森林着火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

B.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林木可以随意砍伐

C. 将塑料袋、矿泉水瓶等随手丢弃河道中

D. 随身携带打火机进入泰山旅游景区

A 【解析】A. 森林着火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因移走可燃物,达到灭火目的,正确;B. 植物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有利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同时植物、能提高空气的净化能力,有利于保护环境,我国虽地域面积广阔,但不能随意砍伐林木,错误;C. 将塑料袋、矿泉水瓶等随手丢弃河道中,会导致环境污染,错误;D. 随身携带打火机进入泰山旅游景区,有引发火灾的隐患,错误。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A. 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 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 【解析】A. 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通过分子的运动散发气味,正确;B. 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错误;C.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正确;D. 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8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为使我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B. 焚烧田间秸秆,使草木灰返田增加土壤肥力

C. 出行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成乘公交车。减少使用私家车

D.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工业发展用电需求

C 【解析】A.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导致环境恶化,错误;B. 焚烧田间秸秆,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错误; C. 出行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成乘公交车。减少使用私家车,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D.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加剧环境恶化,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