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754  172762  172768  172772  172778  172780  172784  172790  172792  172798  172804  172808  172810  172814  172820  172822  172828  172832  172834  172838  172840  172844  172846  172848  172849  172850  172852  172853  172854  172856  172858  172862  172864  172868  172870  172874  172880  172882  172888  172892  172894  172898  172904  172910  172912  172918  172922  172924  172930  172934  172940  172948  211419 

科目: 来源:湖北省荆州市毕业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1)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若要制取一瓶甲烷,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2)若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设计装置B时使用仪器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通常会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常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氯化氢气体。该组同学欲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a 2H2O22H2O+O2↑ 控制反应速率 B D A G 【解析】(1)甲烷的密度比水的小,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2)过氧化氢法制取氧气,选用固液常温型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O2↑,设计装置B时使用仪器d的目的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进而控制反应速率;(3)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通常会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欲制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荆州市毕业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废液缸中的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_______; 猜想②:Na2SO4;

猜想③:Na2CO3; 猜想④:Na2CO3、Na2SO4

(实验探究)

若现象a只有白色沉淀,则猜想_____成立;若现象a只有气泡产生,则猜想_____可能成立;若现象b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则猜想_______成立。

BaCl2+Na2CO3= BaCO3↓+2NaCl BaCl2+Na2SO4= BaSO4↓+2NaCl BaCl2 ① ③④ ④ 【解析】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 BaCO3↓+2NaCl; BaCl2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其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 BaSO4↓+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荆州市毕业班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石油化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少量的硫酸和硫酸铜。工厂实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这批废水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从图示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最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在P点时,混合物的pH值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7。

(3)在P点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后,滤液的质量刚好为200 g,求滤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H2SO4+2NaOH═Na2SO4+2H2O 等于 10.65% 【解析】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时,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完全反应后,硫酸铜再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1)从图示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最先发生反应是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H2SO4+2NaOH═Na2SO4+2H2O;(2)在P点时,硫酸铜、硫酸、氢氧化钠都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五校2018届九年级联考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实验完毕后,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试剂都应该放回原试剂瓶

B. 蒸发饱和食盐水,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C. 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应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管中

D. 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直接放在电子秤上称量,有腐蚀性的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C 【解析】A、实验完毕后,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试剂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因为会污染原瓶中的药品,错误;B、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错误;C、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管中,正确;D、没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会污染药品,应垫上一张纸,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五校2018届九年级联考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煮沸可以使硬水软化 B. 地球表面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C. 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D. 明矾净水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A 【解析】试题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有蒸馏和煮沸,A正确;淡水资源缺乏,B错误;水是常见的溶剂,但不能溶解所有的物质,C错误;明矾净水是明矾溶解后能将一些微小的难溶于水的物质吸附沉淀下去,D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五校2018届九年级联考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A.白磷始终不燃烧

B.小气球变瘪

C.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

D.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解析】 试题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变小分析; 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的压强减小; D、根据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考虑本题,能反应说明该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不反应说明该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后面. 【解析】 A、热水的温度是80℃已经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所以可以燃烧,故A错误; B、氢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五校2018届九年级联考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

A. 配制5%的稀硫酸溶液 B. 除去悬浮于水中的不溶物

C. 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 D. 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

D 【解析】A、配制5%的稀硫酸溶液,进行稀释时,应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错误;B、除去悬浮于河水中的不溶物的操作是过滤,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错误;C、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应采用蒸发的方法,蒸发时应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错误;D、用量筒量取50mL水,应使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无需使用玻璃棒,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五校2018届九年级联考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D 【解析】 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五校2018届九年级联考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

B. 钠元素与铝元素化合价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其水溶液中都含有OH—

D.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不同

D 【解析】A、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B、钠元素与铝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正确;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其水溶液中都含有OH—,正确;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福建省泉州五校2018届九年级联考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

B. 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 乙

C. t2℃,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

D. t2℃时,乙和丙混合的饱和溶液中,升温后过滤可得到少量纯净的丙固体

D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错误;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错误;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有溶质析出,丙的饱和溶液降温不会析出晶体,错误;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t2℃时,乙和丙混合的饱和溶液中,升温后过滤可得到少量纯净的丙固体,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