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木已成舟 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 百炼成钢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解析】A、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百炼成钢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既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又利于人体健康
B. 去超市购物,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玻璃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D. 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存,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解析】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既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又能防止农药和化肥残留,利于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B、去超市购物,使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能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C、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纤维可能是合成纤维,也可能是天然纤维,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D、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存,熟石灰显碱性,常用熟石灰改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氧气浓度不同
B. 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同
C. 酒精和食醋的气味不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 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解析】A、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由于氧气浓度不同,正确;B、硝酸钾在热水和冷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是由于温度不同,硝酸钾的溶解速率不同,错误;C、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气味;闻到不同的气味,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其碳原子排列组成不同,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B. 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
D. 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解析】 A、明矾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其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C、H2O和H2SO4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故选项说法正确;D、水通直流电时,电源负极上得到的气体是氢气,不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 参加反应的和
的微粒个数比是4:3
C. 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
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20
D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氧化镁和碳,反应的方程式是:2Mg+CO22MgO+C,由此可知:A、由方程式可知,碳元素从CO2转化为C,镁元素从Mg转化为MgO,碳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比为:2:1,故错误;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金属镁,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和都属于氧化物,故错...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2SO4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面没有发生变化。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 X>Y>Z B. Z>Y>X C. X>Z>Y D. Y>Z>X
B 【解析】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稀H2SO4中,只有X无氢气放出,说明Y、Z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X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Y、Z>H>X;将Y投入Z的盐溶液中,Y的表面没有发生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Z弱,即Z>Y;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Y>X。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 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C. 碱的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解析】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B、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不能与碱溶液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的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可能是原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
A.物质的鉴别 | B.物质的制备 |
①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 ②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 | ①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料 ②选择合理催化剂,将水变成油 |
C.物质的应用 | D.物质的提纯 |
①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时间 ②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 ①用铁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②用水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后的不同现象,水加入二氧化锰后没有现象,而双氧水遇二氧化锰后会产生气泡(氧气),故该方法可以鉴别两者;食盐、纯碱与醋酸接触后,食盐不能与食醋反应,而纯碱能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出现气泡,故该方法可以鉴别两者;故A说法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中含有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而燃油中含有碳元素,故不可能实现水变油;故B说法错误;C、甲醛对人体有害,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图一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图二中分别向两支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和Y的饱和溶液均变混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
B. X为Ce2(SO4)3,Y不一定是NH4H2PO4
C. 若NH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除去
D. 20℃时,将40NaCl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
D 【解析】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③>②>④,故A正确;B、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Ce2(SO4)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为Ce2(SO4)3;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降低,NHH2PO4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NHH2PO4或NaCl,故B正确;C、磷酸二氢铵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