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理化综合试卷(三)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星期天小明和班里的几个同学到郊外去野炊。
(1)早上出门时,小明选择了一件腈纶衬衣,它是由__________材料制成的。
(2)上午游玩时,闻到了远处扑鼻的花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3)中午他们准备的食物和饮料有:咸味烤饼、牛奶、烤肉串、米饭、矿泉水。从均衡膳食角度,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_________。
有机合成材料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青菜(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材料的分类,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现象,合理饮食。 (1)腈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远处的花香扑鼻而来,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3)咸味烤饼富含无机盐和糖类,牛奶、烤肉串中富含蛋白质,米饭中富含糖类、矿泉水中富含无机盐和水,还缺少维生素,蔬菜...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理化综合试卷(三)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A所示是去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__________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____(填序号)。
(3)由B、C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115 CD 盐 【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5,所以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5; (2)C、D两种粒子核内的质子数均为17,元素的种类相同,故选CD; (3)B粒子是镁离子,C粒子是氯离子,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镁,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理化综合试卷(三)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20℃时,将10g固体甲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如图①;再加入xg固体甲,现象如图②;改变温度至t2℃,现象如图③。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④中表示固体甲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选填“A”或“B”)。
(2)图①、②、③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3)当x=__________g时,②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且溶液为饱和溶液,此吋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A ② 2.5g 4:1 【解析】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概念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由题目信息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若图④中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的是A; (2)在①、②、③溶液中,溶液②中有没溶解的固体剩余,一定是饱和溶液,故填:②; (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的溶解度是25g,20℃时,100g水溶解25g的甲溶液达到饱和状态,50g水溶解12.5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理化综合试卷(三)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
(1)实验开始时先通入_________然后点燃酒精喷灯。
(2)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只要有CO参加或有CO生成的实验,一定要有尾气处理装置。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
一氧化碳(或CO) 3CO+Fe2O32Fe+3CO2 检验反应是否发生 处理尾气(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注意事项。 (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然后点燃酒精喷灯,目的是排净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爆炸事故; (2)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理化综合试卷(三)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为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将稀硫酸溶液逐滴滴人含冇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pH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略 略 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理化综合试卷(三)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口a应与____________(填“b"或“c”)相连。
(2)实验室用装置甲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满二氧化碳,再倒入约体积的紫色石蕊试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4)往图丁的烧杯中缓缓通入二氧化碳,超薄材料做成的内充空气的气球会慢慢浮起,由此得到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b CaCO3+2HCl=CaCl2+H2O+CO2↑ 石蕊试液变红色,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难度不大,根据题中情境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1)装置乙收集CO2时,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导管口a应与b相连;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理化综合试卷(三)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制取氢氧化钠溶液。他们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甲同学认为滤液就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余同学不同意他的说法,大家一起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三:氢氧化钠、____________
猜想四: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
(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______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甲同学 | 加入足量稀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一成立 |
乙同学 | 加入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一成立 |
丙同学 |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猜想一成立 |
(实验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滤液中不含碳酸钠;乙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猜想二不成立;丙同学的实验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综合两位同学的实验和现象,可证明猜想一成立。
(反思迁移)①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用两种盐溶液及相应的实验操作,也可确定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这两种盐溶液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制取某物质时,除了根据原理设计实验,还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或Na2CO3) Na2CO3+Ca(OH)2═2NaOH+CaCO3↓ 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会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aCl2和Na2CO3(或氯化钙和碳酸钠)(合理即可) 控制反应物的用量 【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碱、盐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题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猜想假设: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理化综合试卷(三)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化学兴趣小组按下图实验测定部分变质的 NaOH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1)根据题中信息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Ca(OH)2溶液中参加反应的Ca(OH)2的质量。
(2)计算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能 21.2%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认真审题,弄清关系图中数据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是解题的基础。 (1)根据题意可知,题中滤渣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根据碳酸钙的质量能计算Ca(OH)2溶液中参加反应的Ca(OH)2的质量; (2)设:生成3.0g碳酸钙需要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二氧化碳 B. 水 C. 金刚石 D. 氯化钠
D 【解析】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C、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D。 点睛∶原子、分子和离子均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