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九年级春季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到盛有5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次数 | 实验前 | 第1次 | 第2次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0 | 50 | 5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5 | 3 | 2 |
A.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
B.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
C.每50g稀盐酸和1g镁恰好完全反应
D.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C 【解析】试题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一次加入50g稀盐酸,固体减少了2g,第二次再加入50g稀盐酸,固体减少了1g,即第1次加入稀盐酸后剩余固体中还有镁1g,A正确;第2次所加入的稀盐酸未反应完,B正确;由表格可知每50g稀盐酸和2g镁恰好完全反应,C错误;5g样品中镁的质量为3g,铜的质量为2g,故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g/5g ×100%=40%,D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九年级春季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①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
②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③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④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⑤碱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A. ②③⑤ B. ①②⑤ C. ①⑤ D. ③④⑤
A 【解析】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故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正确; ②NaOH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u(OH)2难溶于水,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③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故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九年级春季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②该过程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③该体系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气 ④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⑤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D 【解析】 试题二氧化锰不是专用的催化剂,②错误;由图可知,该体系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③错误。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九年级春季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基础与常识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乙醇 C.二氧化碳 D.葡萄糖
(2)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BD 17:22(或34:44) H2O 【解析】(1)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有机物(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除外),碳酸钙、二氧化碳是无机盐,乙醇和葡萄糖是有机物,故选BD; (2)由图可知,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NH3、CO2、CO(NH2)2、H2O,反应的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故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2×17):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九年级春季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点燃生日蜡烛祝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__________;
(2)氮肥硫酸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用化学方程式示)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用盐酸除铁锈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示)__________________;
(4)一次实验中,芊卉同学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她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的碳酸氢钠溶液,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同时还能获得氢气、氯气两种化工产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NH4)2SO4 + Ca(OH)2 == CaSO4 + 2NH3↑ + 2H2O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H2SO4+2NaHCO3==Na2SO4 +2 H2O +2 CO2↑ 2NaCl +2 H2O通电2NaOH + Cl2↑ + H2↑ 【解析】(1)吹灭蜡烛时,流动的空气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蜡烛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九年级春季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常温下A、B是黑色固体,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1;C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G俗称纯碱;反应②和③各能生成一种沉淀,且沉淀颜色不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G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 2CuO + C高温2Cu+CO2↑ CuSO4+2NaOH=Cu(OH)2↓+Na2 SO4 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A、B是黑色固体,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1,B可能是氧化铜,A可能是碳,C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故C可能是稀硫酸,G俗称纯碱,故G是碳酸钠,硫酸和氧化铜都能生成E,故E可能是硫酸铜,D能生成碳酸钠,且与E反应有沉淀,故D可能是氢氧化钠,E与F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颜...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九年级春季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往往可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粉末作用来获得所需的氧气,并合理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假如某宇航员在某次太空飞行中预计消耗氧气320kg,请计算该宇航员在太空舱中至少应准备的过氧化钠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1560kg。 【解析】设要生成320kg的氧气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2O2+2CO2═2Na2CO3+O2 156 32 x 320kg =,解得x=1560kg 答:需要准备过氧化钠的质量为1560k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九年级春季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锥形瓶内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如图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 MnO2 2H2O + O2 ↑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AD 【解析】(1)装置B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 MnO2 2H2O + O2 ↑;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向锥形瓶中添加过氧化氢,为了防止生成的氧气直接从长颈漏斗跑掉,故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没入液面; (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九年级春季适应性考试(一)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晋晋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NaCl溶液、酚酞溶液。
(提出问题)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查阅资料)Ba(NO3)2溶液显中性,且Ba2+有毒。
(实验探究)晋晋用上述物质做了下列几组实验
组合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组合物质 | H2SO4 NaOH | H2SO4 NaCl | H2SO4 Na2CO3 | H2SO4 Ba(NO3)2 | NaOH Ba(NO3)2 | Na2CO3 Ba(NO3)2 |
(记录和解释)
(1)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_______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晋晋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
(2)请写出组合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他们请教老师并讨论后知道,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____________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实验1)探究沉淀的成分。
(提出猜想)Ⅰ.沉淀只有BaSO4
Ⅱ.沉淀只有BaCO3
Ⅲ.沉淀中含有BaSO4和BaCO3
梅梅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2)探究清液的成分
①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_____________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除外).
(处理废液)为了防止污染环境,晋晋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___,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① H2SO4 + Ba(NO3)2===BaSO4↓+2HNO3 气体或水 足量的稀盐酸溶液,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稀硫酸 Na+ 、Cl─ 、NO3─、Ba2+ ; Na2CO3 【解析】(1)①中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变化,但是无明显现象、②中硫酸和氯化钠不发生化学变化,无明显现象、⑤中氢氧化钠和硝酸钡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①与其他两个不同; (2)组合③是硫酸与硝...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酒精挥发 C. 铁水铸锅 D. 冰消雪融
A 【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铁水铸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冰雪消融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