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876  172884  172890  172894  172900  172902  172906  172912  172914  172920  172926  172930  172932  172936  172942  172944  172950  172954  172956  172960  172962  172966  172968  172970  172971  172972  172974  172975  172976  172978  172980  172984  172986  172990  172992  172996  173002  173004  173010  173014  173016  173020  173026  173032  173034  173040  173044  173046  173052  173056  173062  173070  211419 

科目: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见著知微”是化学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资料一

资料二:氟及其化合物常运用于原子弹制造、航天工业等领域。氟气(F2)化学性质极其活泼,水都能在氟气中燃烧,且燃烧产物是氧气。

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层,图1﹣B中x=____,在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氟元素通常显____价

(2)图2是水与氟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2方框内应填图3中的____选项,选择此选项的理由是______。

(3)作为航天大国,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型号众多。某型火箭曾采用N2H4和H2O2作为火箭推进剂,N2H4和H2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氧化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 7 ﹣1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 N2H4+2H2O24H2O+N2 放热 【解析】(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氮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7,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所以,在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氟元素通常显-1价;(2)图2是水与氟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2方框内应填图3中的选项D,选择此选项的理由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学会物质的分离提纯和准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已知: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mL)

实验一:溶液配制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g,水___mL。

(2)0.9%的医用氯化钠溶液俗称生理盐水,可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电解质。生理盐水中的溶质为_____。

实验二:粗盐提纯

(3)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

(4)20℃时提纯9g粗盐,若已知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约为80%,溶解时应选择哪一种规格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为合适(提供的量筒规格有“10mL“”、“25mL”和“100mL”),请你选择并说明理由________。

(5)提纯后的精盐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 95 NaCl 搅拌 过滤 25mL;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为7.2g,此温度下氯化钠全部溶解需要水20mL 混合物 【解析】(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5%=5g,水的质量为100g-5g=95g,就是95mL;(2)生理盐水中的溶质为氯化钠;(3)据图可以看出,操作①是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操作②后得到的是固体和液体,是过滤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材料。如图是某硬铝的主要成分。

(1)硬铝属于_____。(填“合金”或“纯金属”)

(2)将适量硬铝(已砂纸打磨处理)放入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现象为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

(3)将足量硬铝粉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出现蓝色,出现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写出此时溶液中溶质成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合金 固体部分溶解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硝酸铜 铜在三种金属中最不活泼,既然铜和硝酸银已经反应,则铝、镁都已经完全反应,因此溶质有硝酸铝、硝酸镁、硝酸铜 【解析】(1)硬铝是三种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合金;(2)将适量硬铝(已砂纸打磨处理)放入足量稀硫酸中,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

(1)实验现象为______,甲同学由此判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2)小组内其他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完善,理由是______。

(探究二)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

乙同学向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如表

加入盐酸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混合溶液温度 T/℃

15.2

19.6

22.0

26.0

28.2

26.7

25.7

24.7

23.7

22.9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混合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_____。

(5)小组内其他同学提出“将10%的盐酸直接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也能得出相同结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

(6)丙同学将甲同学和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混合,未发现明显现象。现将混合液中的氯化钠进行提纯,具体的操作为______。

(探究三)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分步反应

(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反应是分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碳酸钠反应完后才发生第二步反应。

丁同学向106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

(7)A→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8)若B点横坐标为150,则其纵坐标为________。

试管内液面上升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HCl+NaOH═NaCl+H2O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溶液溶液升高;过量盐酸起冷却降温作用,反应停止热量散失,故后逐渐下降 不合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对混合液进行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NaHCO3+HCl=NaCl+H2O+CO2↑ 2.2 【解析】(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试管内压强减小,实验现象为试管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本溪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B 【解析】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等组成,其中氮气、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常作保护气;氧气化学性质活泼,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则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本溪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牛奶 B. 豆浆 C. 蒸馏水 D. 碘酒

D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各物质以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形式相互混合。A、牛奶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是溶液;B、豆浆是固体颗粒和水分子混合,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是溶液;C、蒸馏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D、碘酒中碘分子和酒精分子混合,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本溪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氧化钙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俗称是

A. 生石灰 B. 熟石灰 C. 消石灰 D. 石灰石

A 【解析】A.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 B.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 C. 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 D. 石灰石是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矿石的俗称。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本溪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 亚硝酸钠 B. 甲醛 C. 葡萄糖 D. 黄曲霉素

C 【解析】A、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时,亚硝酸钠会随食物进入人体中,危害人体健康;B、用甲醛溶液浸泡鲜虾仁时,甲醛会残留在虾仁中,食用虾仁后,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会危害人体健康; C、葡萄糖无毒,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用葡萄糖溶液为病人补充血糖的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D、黄曲霉素是有毒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本溪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

A. KCl B. (NH4)2SO4 C. Ca(H2PO4)2 D. NH4NO3

A 【解析】只含有氮磷钾中的一种元素时,含氮元素是氮肥;含有磷元素是磷肥;含有钾元素是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时为复合肥。A. KCl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是钾肥; B. (NH4)2SO4 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是氮肥; C. Ca(H2PO4)2 只含有氮、磷、钾中的磷元素,是磷肥; D. NH4NO3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是氮肥。故选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本溪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或大颗粒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将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 将试管直立,将固体放入,易导致试管毁坏,错误;B、用托盘天平量一定质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错误;C、将试管和胶塞连接时,应将试管和胶塞拿起,将胶塞旋进试管中,把试管放在桌面上,将胶塞压进试管,易导致试管损坏,错误;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