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897  172905  172911  172915  172921  172923  172927  172933  172935  172941  172947  172951  172953  172957  172963  172965  172971  172975  172977  172981  172983  172987  172989  172991  172992  172993  172995  172996  172997  172999  173001  173005  173007  173011  173013  173017  173023  173025  173031  173035  173037  173041  173047  173053  173055  173061  173065  173067  173073  173077  173083  173091  211419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的作用是将氧化铁还原成铁,焦炭的作用有提供热量、转化为一氧化碳等,错误;B、钛和钛合金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好等,可用于航天飞机,正确;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航标灯,正确;D、氯化钠有咸味,可做调味品,腌制食品,也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氢气燃烧: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光

B. 向铁粉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黑色固体逐渐减少,有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 向纯碱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再倒入氢氧化钙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产生白色沉淀,红色溶液又变为无色

D. 镁条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烟,放热

D 【解析】A、氢气燃烧: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错误;B、向铁粉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黑色固体逐渐减少,最后消失,有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错误;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显碱性,遇酚酞溶液变红。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显碱性,遇酚酞溶液变红。故向纯碱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再倒入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颜色不变,错误;D、镁条燃烧:银白色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体健康与化学关系密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食用苏打中和过多的胃酸以减轻不适感

B. 人体消化吸收食物就是靠酶一般在体温和接近碱性的条件下完成的

C. 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以上

D. 食用含有常量元素硒的鸡蛋可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

C 【解析】A、碳酸钠碱性太强,不适合中和过多的胃酸,错误;B、人体消化吸收食物就是靠酶一般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完成的,正确;C、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约39kJ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以上,正确;D、食用加有微量元素碘的食盐可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氢气还原氧化铜 CuO+ H2H2O + Cu 置换反应

B. 加热煮沸降低水的(暂时)硬度 Ca(HCO3)2 CaCO3↓+ H2O+CO2↑ 分解反应

C. 中和印染厂的废水 Ca(OH) 2+ H2SO4=CaSO4 +2H2O 复分解反应

D. 酸雨的pH<5.6 H2O + SO2=H2SO4 化合反应

B 【解析】A、氢气还原氧化铜,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 H2H2O + Cu,属于置换反应,错误;B、硬水中含有碳酸氢钙。加热煮沸降低水的(暂时)硬度,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 H2O+CO2↑,属于分解反应,正确;C、中和印染厂的废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2+ H2SO4=CaSO4 +2H2O,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D、酸雨的pH<5.6,对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氯甲烷是一种无色易液化的气体,加压液化贮存于钢瓶中。易燃烧、易爆炸,有麻醉作用。下列有关一氯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氯甲烷是由碳、氢、氯元素组成的无机物

B. 一氯甲烷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总数是26

C. 一氯甲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一氯甲烷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1: 3

D 【解析】A、一氯甲烷是由碳、氢、氯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错误;B、一个一氯甲烷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总数是26,错误;C、一个一氯甲烷分子中氯、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5.5:12:(1×3)=71:24:6,一氯甲烷分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一氯甲烷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1:3,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体积变小

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在遇冷、受压时减小

B

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水溶液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

C

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汽油分子不断运动且有可燃性

D

过氧化氢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比一个水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气体分子间隔大,固体分子间隔小。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在遇冷、受压时减小,正确;B、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水溶液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正确;C、加油站要严禁烟火,是因为油分子不断运动且能保持油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错误;D、过氧化氢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比一个水分子多一个氧原子,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9%

B.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只约占陆地水的30.4%

C. 太阳能、可燃冰等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D. 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铜,常见的铜矿有黄铜矿和辉铜矿等

D 【解析】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错误;B、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错误;C、可燃冰的燃烧也有碳的排放,错误;D、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铜,常见的铜矿有黄铜矿和辉铜矿等,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空气和呼出气体

硝铵和烧碱

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腈纶线和羊毛线

方案一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加入草木灰,

研磨、闻气味

加水,测溶液pH

灼烧,比较产物

方案二

通入澄清石灰水

加水,测温度

尝味道

用手触摸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空气和呼出气体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法区分;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区分,错误;B、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显碱性。硝铵加入草木灰,研磨,有刺激性氨味,烧碱加入草木灰,研磨,无气味,可以区分;硝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烧碱溶于水温度升高,可以区分,正确;C、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而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则可把这两种物质分别溶于水,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0℃恒温蒸发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的乙比甲多

B. 20℃~40℃时,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升温的方法提纯乙

C. 35℃,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50℃向 100g25%的甲溶液中加入12.5g甲,溶液刚好饱和

D 【解析】A、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4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乙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故20℃~40℃时,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的方法提纯乙,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3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35℃,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氯化钾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氧气

二氧化碳

足量生石灰

通过装有生石灰的玻璃管

C

氯化铁溶液

氯化钠

足量烧碱溶液

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适量稀盐酸

D

悬浮物

明矾

溶解、吸附、过滤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的操作应为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错误;B、二氧化碳不与生石灰反应,除去二氧化碳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错误;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沉淀,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适量稀盐酸,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正确;D、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对悬浮物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过滤除去不溶物,还应进行煮沸(或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