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影响空气质量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 )
A. CO2、O2、N2 B. HCl、CO2、N2 C. CH4、CO2、SO2 D. SO2、NO2、CO
D 【解析】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要准确量取43mL液体适宣的仪器是( )
A. 100mL量筒 B. 50mL量筒
C. 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D. 5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D 【解析】 试题量取一定量液体时,先倾倒至接近刻度,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选择量筒的原则是,一次性量取,液体的体积和量筒的量程接近。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南澳一号”考古中,潜水员携带压缩空气瓶进行水下探宝。空气可被压缩说明( )
A.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加压时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更多氧气
C. 分子体积很小 D. 分子间有间隔
D 【解析】任何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且一般情况下,气体物质之间的间隔是比较大的,故在加压的条件比较容易被压缩.故空气可被压缩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 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化学知识能够使我们“趋利避害”,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倡导“低碳”生活,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B. 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减缓酸雨的危害
C. 废旧电池深埋地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 加速开采矿物,刺激经济快速发展
B 【解析】A、低碳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造成环境污染,故要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但是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错误; B、煤中含有氮、硫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引起酸雨的气体,会污染环境,故要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减缓酸雨的危害,故正确; C、废旧的电池掩埋在地下后,会造成水体的污染,故废旧电池不能掩埋地下,要集中处理,故错误; D、矿物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是
A.内焰 B.中部 C.焰心 D.外焰
D 【解析】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增多现象,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 可吸入颗粒物(PM2.5) B. CO2
C. NO2 D. SO2
B 【解析】 试题大气污染物主要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三种气体及可吸入颗粒物,近来将臭氧作为大气污染物也列入空气质量预报范围。对照可知,答案选B。尽管二氧化碳对环境产生了影响,比如引起温室效应,但我们不把它列为大气污染物范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矿泉水 B.洁净的空气 C.不锈钢 D.干冰
D 【解析】 试题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A. 弹簧夹 B. 坩埚钳 C. 铁夹 D. 试管夹
B 【解析】 试题弹簧夹是用来夹住导管上的乳胶管的;铁夹是用在铁架台上加持试管或的别的玻璃仪器的;试管夹是木制的,用来夹持试管加热用的;坩埚钳是铁制的,可以夹持温度很高的物体,如很烫的坩埚,做镁条燃烧实验时,可以用坩埚钳夹持镁条。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甲烷燃烧 B. 活性炭吸附水中杂质 C. 湿衣服晾干 D. 汽油擦拭衣物上的油污
A 【解析】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在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C、湿衣服晾干的过程是水分蒸发的过程,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D、汽油擦拭衣物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的溶解功能,将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物理变...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 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C. 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B 【解析】 试题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实验药液溅进眼睛不能立即用纸巾擦拭,应该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水冲洗,应该等到冷却后。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