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914  172922  172928  172932  172938  172940  172944  172950  172952  172958  172964  172968  172970  172974  172980  172982  172988  172992  172994  172998  173000  173004  173006  173008  173009  173010  173012  173013  173014  173016  173018  173022  173024  173028  173030  173034  173040  173042  173048  173052  173054  173058  173064  173070  173072  173078  173082  173084  173090  173094  173100  173108  211419 

科目: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出偏硅酸(H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25℃时,该矿泉水呈__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硫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4)饮用这样的一瓶(300mL)矿泉水可以补充_________mg的镁元素。

+4 碱性 120 144 【解析】本题考查了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等。 (1)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 (2)该矿泉水的pH>7,显碱性; (3)硫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为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样品粉碎后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1)一份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某一浓度的盐酸,反应过程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②通过计算求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另一份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烧碱溶液吸收,同时测量B瓶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B增加的质量

0

2

3

4

4.6

X

4.6

①右上表中,第5分钟时,x=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测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另一实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3% 29.2% 4.6 大于 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被氢氧化钠吸收,测量结果偏高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①由图像可知最终反应后固体的固体为2g,是剩余的没有反应的杂质的质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12g-2g=1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江苏,需要全省人民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 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

C. 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

D. 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B 【解析】A、合理使用农药不会污染水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烟尘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符合题意; C、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D、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有毒物质,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6 年 IUPAC 命名 117 号元素为 Ts(中文名“”tian),T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s 在化学变化中能得到 1 个电子 B. Ts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7

C. Ts 是非金属元素 D. Ts 的质子数是 117

B 【解析】A、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Ts在化学该反应中能得到1个电子,正确; B、该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7,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是117,错误;C、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D、由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该元素原子序数是117,所以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7,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加粉末药品 B. 读液体体积

C. 测定溶液PH D. 稀释浓硫酸

C 【解析】【解析】 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 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C.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以用来灭火 D. 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A 【解析】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B、氧气不能燃烧,因此不能用作燃料,错误;C、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错误;D、含有较多钙离子、镁离子的水属于硬水,过滤不能除去硬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因此过滤不能软化水,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面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 纯碱、烧碱都属于碱类 B.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 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两种 D.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解析】A、烧碱是氢氧化钠,是碱,纯碱是碳酸钠,不是碱而是显碱性的盐,错误;B、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正确;C、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不一定是两种,可能的两种以上,例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错误;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丙烯酸(C3H4O2)是制造婴儿“纸尿裤”的原料,下面有关丙烯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

B. 一个丙烯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

D. 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 【解析】A、丙烯酸(C3H4O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2)=1:8,正确;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丙烯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错误;C、丙烯酸(C3H4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50%,正确;D、由丙烯酸(C3H4O2)的化学式可知,一个丙烯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碳和碳的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碳酸转化成X一定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B. 由碳转化为X一定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C. 物质X一定是二氧化碳

D. 若使一氧化碳转化成X,只能通过一氧化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获得

C 【解析】由转化关系图可知,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X是二氧化碳。A、碳酸在常温下就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错误;B、在高温的条件下,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置换反应,错误;C、X是二氧化碳,正确;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方法有:燃烧法、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或还原氧化铜,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观察木条能否复燃,检验是否为氧气

B.图2观察反应有无气泡产生,判断是否为碳酸钠

C.图3观察反应剧烈程度,比较镁与锌的活动性

D.图4观察燃烧先后顺序,比较可燃物的着火点

B 【解析】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钠盐还可能是碳酸氢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