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不符合的是
A. 图①表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B. 图②表示向等质量的锌、铁粉末中分别滴加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C. 图③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D. 图④表示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D 【解析】 A、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性物质,碱性不断减弱至恰好反应时pH=7,再滴加盐酸酸性会不断增强,但不可能达到pH=1,正确;B、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由于横坐标是加入盐酸的体积,斜率应该相同,因为是在金属中滴加相同质量的酸,产生氢气的斜率只和滴加盐酸的速率有关,与图象不一致,错误;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肼(N2H4)是氮和氢形成的化合物,易溶于水。工业上利用尿素法生产肼,同时得副产品十水碳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①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 ②Cl2+H2O==HCl+HClO;
③制肼过程的反应为CO(NH2)2+NaClO+2NaOH==N2H4+Na2CO3+NaCl+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尿素不能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生成氨气,造成肥效流失
B. 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C. 从母液中分离出十水合碳酸钠晶体,可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
D. 从后续反应过程来看,若要使原料利用率最佳,合成次氯酸钠时投入的液氯与烧碱的质量之比为71 :80
AD 【解析】 A、铵盐与碱性物质反应会生成氨气,造成肥效流失,但是尿素不含铵根,不会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生成氨气,错误;B、由于Cl2+H2O==HCl+HClO;然后HCl、HClO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Cl、NaClO、H2O,所以总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正确;C、从母液中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可以分离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铁原子__________; ②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③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④镁离子__________。
(2)用字母序号填空:a.活性炭 b.生石灰 c.干冰 d.葡萄糖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②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___;③可以用来吸附色素等物质的是_______;④可用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 ②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_;③用少量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迹”__________;④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同时生成氢气和氯气(Cl2)_________。
2Fe 3SO2 Mg2+ c d a b 4P +5O2 2P2O5 BaCl2+Na2SO4=2NaCl+BaSO4↓ Fe2O3+6HCl==2FeCl3+3H2O 2NaCl+2H2O 2NaOH+H2↑+Cl2↑ 【解析】 (1)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铁原子,就可表示为:2Fe;②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资源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
①下列气体的排放会导致形成酸雨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CH4 b.SO2 c.CO2 d.NO2
②下列处理方法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
a.用氨水处理废水中的硫酸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用铁粉从废水中的硫酸铜中回收铜 d.用硫酸铜和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
③下列做法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是_______。
a.作物秸杆露天焚烧 b. 废旧电池就地填埋
c.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d.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2)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保障。
①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目的是补充钙元素,可以预防____(填字母序号);
a.甲状腺疾病 b.贫血病 c.骨质疏松,佝偻病 d.智力低下,侏儒症
③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碳晶地暖环保、节能、安全,其构造如图所示。
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挤塑板和_______。
④为减轻大气污染,我市已经在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识是______(填字母)。
(3)创新发展材料技术科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①石墨烯(见下图)可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里主要利用了石墨烯的_________性。
②LiMn2O4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正极材料,可通过MnO2与Li2CO3煅烧制备,同时还生成CO2和一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d a b bd c 铝箔 聚氯乙烯 c 导电 8MnO2+2LiCO34LiMn2O4+2CO2+O2↑ 【解析】 (1)①排放会导致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②a、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稀氨水属于碱,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正确;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属于盐,治疗胃酸过多是盐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几种装置,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仪器①名称为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用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和水按照体积比为1︰10配制该实验所需的稀硫酸,所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保留到0.1%)。若对稀硫酸进行如下操作,溶液的pH因化学变化而升高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少量水 b.加少量铁粉 c.加少量浓硫酸
(3)装置B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源源同学从装置B得到启发,又用一支底部有一个小洞的试管和矿泉水瓶组合成装置C(夹持仪器都略去),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则C与B相比都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用装置B或C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用装置D探究CO2的部分性质,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①浓H2SO4 ②浓NaOH溶液 ③饱和NaCl溶液
分液漏斗 Zn+H2SO4==ZnSO4+H2↑ 15.2% b 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 CaCO3+2HCl==CaCl2+H2O+CO2↑ ①② 【解析】 (1)图A中仪器①是分液漏斗,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用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和水按照体积比为1︰10配制该实验所需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高纯氧化钙是用于电子工业的重要无机化工原料,用生石灰(主要成分为CaO)制备高纯氧化钙的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 反应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灼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_________;
(4)冷却需在密闭和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否则制得的高纯氧化钙中会混有的两种杂质名称分别 是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引流 Ca(NO3)2+2NH3+CO2+H2O==CaCO3↓+2NH4NO3 CaCO3 CaO+CO2↑ CO2 氢氧化钙 碳酸钙 【解析】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反应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H2O+Ca(NO3)2═2NH4NO3+CaCO3↓+H2O; (3)反应物是碳酸钙,生成物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温,二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纳米材料常常具有一些特殊性质,纳米铁粉在隐形材料喷涂方面有着球形铁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广泛用于国防军工领域,某化学小组通过动手实验制备纳米铁粉。
(查阅资料)
(1)用硫酸亚铁、草酸(H2C2O4)两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来制备草酸亚铁(FeC2O4)。
常温下,草酸亚铁的溶解度较小。
(2)焙烧草酸亚铁: FeC2O4 Fe+2CO2↑。
(3)纳米铁粉在空气容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铁。
(实验步骤)
(1)草酸亚铁晶体的制备如图1
①若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略呈黄色,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硫酸亚铁与草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分离所得固体沉淀物,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
④用冰水洗涤固体沉淀物到 pH =7为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纳米铁粉的制备如图2
将一根玻璃管在酒精喷灯上烧制成如图2所示形状,向其中加入黄色草酸亚铁晶体.当草酸亚铁粉末受热完全变黑,立即将管口部分放在火焰烧熔封闭,这样便得到了高纯度的纳米铁粉。
①分解草酸亚铁的实验中所产生的CO2对于该实验步骤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②指导老师提醒同学们应准确把握玻璃管的烧熔封闭时间.你认为烧熔过早、过晚的后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被氧化成Fe3+ FeSO4+ H2C2O4=Fe C2O4↓+H2SO4 漏斗 除去固体沉淀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减少晶体损耗 隔绝氧气 草酸亚铁固体没有完全分解 生成的铁粉被空气氧化 【解析】 (1)①若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略呈黄色,可能原因是Fe2+被氧化成Fe3+;②硫酸亚铁与草酸溶液反应生成草酸亚铁和硫酸,化学方程式为:FeSO4+ H2C2O4=Fe C2O4↓+H2SO...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碳酸镁晶须(MgCO3·nH2O,n = 1~5的整数)是一种新型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剂。
(查阅资料)(1) MgCO3·nH2O微溶于水;
(2) MgCO3·nH2O在230℃时开始失去结晶水, 400℃以上时开始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I.合成碳酸镁晶须
步骤:①配制一定溶度的MgSO4溶液和NH4HCO3溶液;②量取一定量的NH4HCO3溶液于容器中,搅拌并逐滴加入MgSO4溶液,控制温度50℃,反应一段时间;③用氨水调节溶液pH至9.5,放置1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碳酸镁晶须产品。
(1)步骤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MgSO4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反应的温度控制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
(3)氨水、硫酸镁、碳酸氢铵三者反应,除生成MgCO3·nH2O沉淀外,同时生成的产物还有______________;
(4)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滴入_________,若无沉淀说明已洗涤干净。
(5)干燥得碳酸镁晶须产品温度不能过高,目的是______________。
II.测定产品MgCO3.nH2O中的n值
(方案一)将碳酸镁晶须放入A装置中加热(仪器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6)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B处的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7)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称取C、D的初始质量。再次连接好装置,边加热边通入N2,此时通入N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8)若B装置中无残留物。装置C反应前后质量差为m1,装置D反应前后质量差m2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确测定n值, n=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9)有同学提出上述连接好的装置仍不够完善。需要在D装置的后面连接下图装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否则测得n值会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
(方案二)
称量100g碳酸镁晶须放入如下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水,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过量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最后,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10)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2)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13)设3次实验测得每100 g碳酸镁晶须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平均值为ag,则n值为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14)称取100g上述晶须产品进行热重分析,热重曲线如图2,则该条件下合成的晶须中,n=_______(写出过程)。
量筒水浴加热(NH4)2SO4 BaCl2溶液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a→e→d→b→c冷却气体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完全被C、D装置吸收、防止倒吸22m2/9m1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影响实验结果偏小2NaOH+CO2=Na2CO3+H2O 缓冲作用使广口瓶内水中溶解的CO2充分逸出,并被NaOH充分吸收(4400-84a)/18a 1 【解析】 (1)根据配制溶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贵州省铜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水变成水蒸气 C. 火柴燃烧 D. 石蜡熔化
C 【解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A、酒精挥发是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水变成水蒸气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没有新分子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C、火柴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故是化学变化,故正确;D、石蜡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贵州省铜仁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 水 B. 空气 C. 泥土 D. 氢气
D 【解析】 单质是指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故错误; B、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错误; C、泥土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错误; D、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是单质,故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