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黄铜和纯铜相比,硬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
(2)铁生锈是铁与O2、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向Cu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黄铜 H2O ZnSO4和Na2SO4 【解析】 (1)黄铜属于合金,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 (2)铁生锈是铁与O2、H2O 共同作用的结果; (3)Zn比Cu活泼,比Na不活泼,故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后,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锌与硫酸钠不反应,反应停止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ZnSO4和Na2SO4。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组装整套装置时,可选用上图中的A、B、H、I、J、L、P和__________;
(3)利用组装完毕后的装置制取CO2气体时 ,验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4)若要制取8.8gCO2,理论上至少需要100g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的稀盐酸;
(5)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____________和气体的性质。
试管 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14.6% 反应条件 【解析】 (1)仪器E的名称是试管; (2)组装整套装置时,可选用上图中的A、C、H、I、J组装制取装置,可以选B、L、P组装收集装置; (3)CO2验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燃着的木条熄灭,则满; (4)设要制取8.8gCO2,理论上至少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下图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某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转化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能够实现转化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若转化③、④、⑤都是与同种物质反应生成CaCl2,则该物质是___________。
分解反应 CO2+ Ca(OH)2=CaCO3↓+H2O 稀盐酸(HCl) 【解析】 (1)反应①的方程式为CaCO3CaO+ C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故属于分解反应; (2)反应②的方程式为CO2+ Ca(OH)2=CaCO3↓+H2O; (3)反应③的方程式为CaO+2HCl=CaCl2+H2O,反应④的方程式为CaCO3+2H...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实验室里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_;
(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计算的依据是稀释前后____________的质量保持不变;
(3)下列配制方法可以达到上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
A.将10gNaCl固体与100g水混合溶解
B.向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50g水
量筒 溶质 B 【解析】 (1)配置氯化钠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量筒; (2)配置溶液的过程中,稀释前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3)A、将10gNaCl固体与100g水混合溶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小于10%,,故A错误;B、向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50g水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1倍,故溶质的质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为验证Ba(OH)2的化学性质做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三验证了Ba(OH)2能和某些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发生化学反应;
(3)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将上述实验后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溶液A。取一定量溶液A,加入少量Ba(OH)2溶液,振荡后只得到无色溶液,综上分析,溶液A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溶液由无色变红 盐 Ba(OH)2+2HCl=BaCl2+2H2O NaCl、HCl和MgCl2 【解析】 (1)氢氧化钡是碱性溶液,故能使酚酞溶液由无色变红; (2)由题可知,实验2、3都是氢氧化钡与盐发生的反应; (3)实验4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反应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4)上述实验后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某白色固体甲的主要成分为NaCl,可能含有MgCl2、KCl、BaCl2和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检验白色固体甲的成分并除去其中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生成白色固体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向无色溶液D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分析上述实验可知,白色固体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4)若用上述实验中的A、B、C、D四种溶液鉴别稀H2SO4和NaOH溶液,分别取样后,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就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实验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面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蜡烛照明 B. 水力发电 C. 太阳能供热 D. 电热器取暖
A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析】 A、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水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太阳能供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电热器取暖的过程中没有新...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了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A. 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B. 大力开发和使用风能、太阳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 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D. 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和利用
C 【解析】试题A、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颗粒,故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正确,B、化石燃料资源有限且污染较大,故应大力开发和使用风能、太阳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正确,C、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而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农药,错误,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和利用,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 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 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C. 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的防腐剂
D. 为使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C 【解析】试题A、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正确;B、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因此食用适量海带可以预防缺碘性疾病,正确;C、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不能在食品中大量添加,错误;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它也可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可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正确。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附属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
A. 分子 B. 电子 C. 质子 D. 原子核
A 【解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因此原子核带正电,其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电子带负电。在原子中,电子数和质子数相同,所以原子不带电,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不带电。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