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956  172964  172970  172974  172980  172982  172986  172992  172994  173000  173006  173010  173012  173016  173022  173024  173030  173034  173036  173040  173042  173046  173048  173050  173051  173052  173054  173055  173056  173058  173060  173064  173066  173070  173072  173076  173082  173084  173090  173094  173096  173100  173106  173112  173114  173120  173124  173126  173132  173136  173142  173150  211419 

科目: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发酵粉②铝合金③碘酒④白醋⑤生石灰⑥铜线

(1)可用于消毒伤口的是_____

(2)可用于制作窗框的是_____

(3)可用作焙制糕点的是_____

(4)可用作清除水垢是_____

(5)可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

(6)可用作导线的是_____

③; ②; ①; ④; ⑤; ⑥。 【解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碘酒可用于消毒伤口,故填:③;(2)铝合金可用于制作窗框,故填:②;(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能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发酵粉可用作焙制糕点,故填:①;(4)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白醋能与之发生反应,所以白醋可用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第2、3周期的元素,均以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开头,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2)磷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3)R2+结构示意图如所示,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它的化学性质与第三周期中的________元素相似。

金属; 15 30.97; 四 镁。 【解析】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1)观察第2、3周期的元素,根据元素的名称可知均是以金属元素开头,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2)磷原子的原子序数是15,所以质子数是15,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3)R2+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电子层数是4,所以位于第四周期,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谣言,只要我们用科学知识分析、验证,谣言不攻自破。

(1)谣言一:水变成汽油。汽油含C、H、O等多种元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_____种类不变,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

(2)谣言二:塑料做成“大米”。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而塑料是一种_____(填“合成”或“天然”)材料。将大米和“塑料大米”分别在蒸发皿中加热,大米变黄、变焦、有米香味,而“塑料大米”加热后变成粘稠的液体。

(3)谣言三:用棉花代替肉松制成“肉松饼”。肉松是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棉花时闻到烧纸的气味,点燃肉松时闻到_____的气味。

(4)谣言四:水煮蛋的蛋黄变绿了会致癌。真相:水煮蛋的蛋黄微微变绿,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灰绿色物质是硫化亚铁(FeS),对人体无害且不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价。

元素; 糖类 合成; 烧焦羽毛; -2。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水中没有碳元素,不可能加了试剂后就变成了有机物了,因此水不能变成油;(2)大米中富含糖类,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3)棉花灼烧时会发出烧纸的气味,肉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4)硫化亚铁(FeS)中,铁元素显+2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和燃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1)某矿泉水含有“钙、镁、钾、钠”元素,这些元素都是人体所需的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其pH=7.3,该矿泉水呈_____性,检验该矿泉水是否为软水,可使用的物质是_____。

(2)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这些燃料是_____(填“煤”或“石油”)炼制的产品,汽车尾气含多种有害物质。现在正在研发的锂空气电池有望用于电动汽车而减少空气污染,锂空气电池放电时,利用空气、锂(Li)、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常量 碱 肥皂水 石油 24Li+2H2O+O2===4LiOH。 【解析】 (1)“钙、镁、钾、钠”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在0.01%以上,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该天然矿泉水的pH=7.3,大于7,显碱性;肥皂水在硬水中的泡沫较少,在软水中的泡沫较多,根据现象不同,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2)汽油或柴油这些燃料是石油炼制的产;空气、锂(Li)、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利用某工业废弃固体(成分为Cu2S和FeS2)制备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晶体,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固体B含有氧化铜、氧化铁②铁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1)操作I是_____。为了提高废弃固体的反应速率,除将固体粉碎、提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写一条)。

(2)写出FeS2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溶液C中的溶质有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试剂y的作用是_____。

过滤 通入足量的氧气; 4FeS2+11O22Fe2O3+8SO2; H2SO4、CuSO4、Fe2(SO4)3; 将铁、铜分离出来。 【解析】 根据流程图可知固体B中含有氧化铜和氧化铁,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之后,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铁,所以溶液C中的溶质有硫酸铜、硫酸铜和过量的硫酸,溶液C中加入过量的金属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铁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前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后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且这些转化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

(1)若B、C、D属于同类物质,且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则C的化学式是_____,写出一个符合A→D的化合反应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B的物质类别与A、C、D不同,D由两种元素组成。A为纯碱,则A的化学式是_____,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CO2 2H2+O22H2O; Na2C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解析】 (1)若B、C、D属于同类物质,且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B可以是氧化铜,C是二氧化碳,D是水,A是氧气,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加热生成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的化学式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B中木条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性。

(3)C中会出现明显现象的试管是_____(填序号),试管Ⅱ中的蒸馏水需要煮沸、迅速冷却后再使用,目的是_____。

集气瓶 2KMnO4K2MnO4+MnO2+O2↑; 脱水; Ⅰ 除尽水中的氧气。 【解析】 (1)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是用来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2)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以将有机物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照2:1的比例脱去,最后只剩下碳元素;(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杨往Na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无明显变化,他和小组同学以“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1)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继续往上述试管逐滴滴入NaOH溶液,不断振荡,如果观察到_____现象,证明了滴加的稀硫酸过量。

(实验二)按照“证明反应后NaOH消失了”这个角度,同学们又设计了实验二,利用NaOH溶液、CuSO4溶液、稀盐酸同样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其中试剂丙是_____。

(拓展延伸)CO2通入NaOH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呢?小组同学对此继续探究。

(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Na2CO3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实验三)

小组同学设计了多角度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如实验三图所示(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

(温馨提示)CO2与乙醇不反应,本实验条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计。

(1)把注射器Ⅰ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_____。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Ⅱ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内,观察到三口烧瓶中产生气泡,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实验从_____角度证明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总结归纳)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创设新的情境,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从而判断反应的发生。

红 2NaOH+H2SO4===Na2SO4+2H2O。 过一会儿后溶液才变成红色; CuSO4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气球逐渐变大 CO2+2NaOH===Na2CO3↓+H2O; 排出装置内的二氧化碳 生成物。 【解析】 实验一(1)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因为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配平即可;(2)继续往上述试管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玉林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盐酸,取该混合溶液20g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BaCl2溶液呈中性)。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2)计算20g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_____?

4.66; 2.92g。 【解析】 根据左图可知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根据硫酸钡的质量可以求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进而根据和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钡的质量求出盐酸的质量。 【解析】 由图可知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4.66g。 设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Ba(OH)2+H2SO4=BaSO4↓+2H2O 171 23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热液体 D. 蒸发

B 【解析】 A、过滤时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错误; B、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平视,故正确; C、加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错误; D、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杯不断地搅拌,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