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982  172990  172996  173000  173006  173008  173012  173018  173020  173026  173032  173036  173038  173042  173048  173050  173056  173060  173062  173066  173068  173072  173074  173076  173077  173078  173080  173081  173082  173084  173086  173090  173092  173096  173098  173102  173108  173110  173116  173120  173122  173126  173132  173138  173140  173146  173150  173152  173158  173162  173168  173176  211419 

科目: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氯离子的是( )

A. Cl B. Cl2 C. Cl﹣ D.

C 【解析】 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氯离子的离子符号是Cl﹣。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 )

A. 取液时挤入空气 B. 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

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 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

C 【解析】 根据胶头滴管的用途和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A、使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应先把胶头内空气挤出,再伸入溶液中吸取,错误;B、胶头滴管不可代替玻璃棒搅拌,易造成损坏,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正确;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会引起试液污染或腐蚀胶头,错误。故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吸烟场所造成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 分子是运动的 B. 分子体积很小

C. 分子的质量很小 D. 分子间有间隙

A 【解析】 在吸烟场所造成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的是( )

A. 食盐 B. 烧碱 C. 硝酸铵 D. 浓硫酸

C 【解析】 A、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变化不明显,错误;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错误;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之后溶液的温度降低,正确;D、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各35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30g

C. 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 t2℃时,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

B 【解析】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在不同的温度下溶解度不同,在没有指明温度的情况下,没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错误;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30g,表示在t1℃时,在100g水中溶解30g即可达到饱和,所以甲、乙各加入35g,都溶解了30g,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30g,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没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腐蚀

C. 金钢石和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 【解析】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B、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腐蚀,故B错误;C、原子的排列方式会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所以金钢石和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故C正确;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Na+、OH﹣、Cl﹣ B. Ag+、Na+、Cl﹣、NO3﹣

C. Cu2+、Ba2+、Cl﹣、SO42﹣ D. K+、Cl﹣、NH4+、NO3﹣

D 【解析】 A、氢离子和氢氧根结合生成水,在溶液中不共存;B、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在溶液中不共存;C、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共存;D、四种离子不会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在溶液中可以共存。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 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C. 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 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B 【解析】 根据溶液pH值的变化趋势,可知该实验是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pH为7时,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A、根据溶液pH值的变化趋势,可知该实验是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B、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有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还有没反应的盐酸,错误,符合题意;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面实验设计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

B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足量水,过滤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D

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片分别插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碳酸钠能与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饺子是中国传统食品,小丽周末回家观察了妈妈包饺子的全过程,发现许多与化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1)包饺子所用的原料:面粉、水、食盐、芹菜、大葱、植物油、牛肉。其中芹菜富合的营养素是__;牛肉富含的营养素是__;

(2)煮饺子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进行检验。日常生活中常用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煮饺子用的不锈钢锅是一种__制品,它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4)饭后用洗涤灵清洗碗筷利用了洗涤灵的__作用。

维生素 蛋白质; 肥皂水 煮沸; 合金; 乳化 【解析】 (1)面粉富含糖类,植物油富含油脂,食盐富含无机盐,芹菜、大葱富合的营养素是维生素,牛肉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2)硬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而软水含有较少的或不含钙镁离子,所以当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后,硬水不会产生或产生较少的泡沫,而软水能够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据此来选择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在加热时会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