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以第三周期(第11—18号元素)为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11~18号元素排在一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②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结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③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______;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_______(填数值).
(3)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_.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__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4)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 ,该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上表中位于________(选A、B、C)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山东省新泰市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已知两种离子A2+和B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其中A原子的质子数为a,求B原子的质子数.
a﹣4 【解析】 设B原子的质子数为Y,因A2+和B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A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a,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A2+的核外电子数等于a﹣2,B2﹣的核外电子数=Y+2则a﹣2=Y+2;解得Y=a﹣4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部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测考试1-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空气液化,矿石粉碎 B. 碘升华,红磷燃烧
C. 实验室制氧气,铁生锈 D. 冰融化成水,工业制氧气
B 【解析】 A、空气液化,矿石粉碎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碘升华属于物理变化,红磷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实验室制氧气,铁生锈都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冰融化成水,工业制氧气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部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测考试1-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道尔顿 D.阿伏伽德罗
B 【解析】A.拉瓦锡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次利用天平为化学研究的工具进行定量实验,并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B.门捷列夫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道尔顿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先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论;D.阿伏伽德罗阿伏伽德罗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分子学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部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测考试1-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
A. SiO2 B. Fe2O3
C. CuO D. Al2O3
D 【解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故形成的混合物是氧化铝,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部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测考试1-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金和金刚石 B. 水和氨气
C. 汞和氯化钠 D. 二氧化碳和硫酸铜
B 【解析】 A、金和金刚石都是由原子构成,故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氨气是由氨气分子构成,故正确; C、汞是金属,是由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错误; D、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故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部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测考试1-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
D 【解析】 试题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说法正确;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B说法正确;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C说法正确;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D说法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部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测考试1-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 SO2 B. O2 C. CO D. NO2
B 【解析】 A.SO2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造成酸雨,故A错误; B.O2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故B正确; C.CO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错误; D.NO2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造成光化学污染、酸雨,故D错误; 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部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测考试1-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 水变为水蒸气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
C. 保持铜和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都是原子。
D.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C 【解析】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错误; B、水变成水蒸气后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错误; C、铜和氦气都是由原子构成,固液化学性质都是由原子来保持,故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而原子的质量是实际质量,故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部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测考试1-3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 过氧化氢(H2O2) B. 二氧化锰(MnO2)
C. 二氧化碳(CO2) D. 空气
D 【解析】 A、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B、二氧化锰由二氧化锰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C、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含氧分子;D、液态空气含有氧气,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含氧分子。综上,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