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2996  173004  173010  173014  173020  173022  173026  173032  173034  173040  173046  173050  173052  173056  173062  173064  173070  173074  173076  173080  173082  173086  173088  173090  173091  173092  173094  173095  173096  173098  173100  173104  173106  173110  173112  173116  173122  173124  173130  173134  173136  173140  173146  173152  173154  173160  173164  173166  173172  173176  173182  173190  211419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关于羟基磷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B. 该物质中钙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1

C.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g

D. 它属于有机化合物

A 【解析】 A、由羟基磷酸钙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钙、磷、氧和氢四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羟基磷酸钙中钙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是5:1,而钙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往往省略不写,错误;D、羟基磷酸钙中不含有碳元素,不属于有机化合物,而是属于无机化合物,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X

稀盐酸

双氧水

Y

铁粉

氢氧化钠

氯化钠

二氧化锰

硝酸铵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C 【解析】 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说明X和Y反应生成气体或者是混合之后放出热量。 ①稀盐酸和铁粉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符合题意;②水和氢氧化钠混合之后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③水和氯化钠不反应,混合之后也不放热,不符合题意;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符合题意;⑤水和硝酸铵混合之后溶液的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油清洗油污利用乳化原理

B.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大,原子小

C. 鉴别羊毛与涤纶可采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

D. 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C 【解析】 A、汽油能够去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和油污形成溶液,而不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错误;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不是分子大,原子小,错误;C、灼烧羊毛有烧焦羽毛气味,而灼烧涤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所以可以鉴别,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错误。故选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治理SO2污染,某市环保部门派出飞机喷微x粉末吸收SO2反应原理为: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

A. CaO B. Ca(OH)2 C. Na2CO3 D. CaCO3

D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2SO2+O2=2CaSO3+2CO2,反应前钙、硫、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0、2、6、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硫、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2、2、1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 溶解食盐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 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雨的酸碱度

D. 蒸发操作中,当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D 【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B、溶解食盐时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而不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B 【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也不是催化剂,所以甲是生成物,丙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乙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A、该反应是丁反应生成丙和丁,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8,错误,符合题意;C、乙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知识点归纳全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C.组成与结构

①N2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在实验室中于燥氨气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

①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②CO2与CO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③钠元素与氯元素的元素种类不同是

因为核内质子数不同

B.消防与安全

D.生活与健康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②存放易燃物时,不能堆放的过高过密

③发现燃气泄漏,应及时打开排气扇

①霉变的大米不能食用

②多吃加碘盐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③重金属盐中毒可及时服用大量牛奶

解毒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但是氨气是碱性气体,会与浓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于灭火,故A归纳不完全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相差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 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 【解析】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氧气生成臭氧的反应,生成物只有臭氧,但不是化合反应,错误;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氨气分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要说明是同种元素须指明是原子做前提,错误;C、通常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作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但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一氧化碳、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实验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及操作

A

鉴别CaCO3、NaCl 和NaOH固体

分别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B

除去KCl溶液中少最K2SO4

加入适量的BaCl2, 溶液,过滤

C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D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硫酸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AB 【解析】 A、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故可以鉴别,故正确; B、硫酸钾可以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该方法可以除去硫酸钾,且不引入新杂质,故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能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故错误; D、铁比铜活泼,故铁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象与实验表述不一致的是(  )

A. 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

B.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C. 向MgC12和HC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 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解析】 A、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所以会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当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因为有一部分水和氧化钙发生了反应,所以溶质的质量会减少,不符合题意;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所以与铁粉反应生成的氢气多,不符合题意;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