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000  173008  173014  173018  173024  173026  173030  173036  173038  173044  173050  173054  173056  173060  173066  173068  173074  173078  173080  173084  173086  173090  173092  173094  173095  173096  173098  173099  173100  173102  173104  173108  173110  173114  173116  173120  173126  173128  173134  173138  173140  173144  173150  173156  173158  173164  173168  173170  173176  173180  173186  173194  211419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能支持燃烧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B 【解析】 A、氧气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应是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符合题意;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记为32,空气约29,故密度比空气大,不符;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生活中很多现象和氧气有关,不符。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 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 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D 【解析】 方程式前面的为反应物,后面为生成物。 A、此反应,反应前分子总数为9,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所以变化了,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氧气和磷,生成物才是五氧化二磷,错误;C、方程式中系数为个数比,质量比应该再乘以相对分子质量,应为4*31:32=31:8,错误;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小东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

A. 方便添加木柴 B. 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C. 增大氧气的浓度 D.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 【解析】 木柴架空,可以使更多的氧气和木柴接触。应该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A、添加木柴,在上也可添加,不符合题意;B、着火点是不可变化的,不符合题意;C、氧气的浓度没有提升,还是空气中的浓度,不符合题意;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符合题意。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

B.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C. 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 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

C 【解析】 A.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正确;B.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用皮肤直接接触,正确;C. 氢氧化钠固体不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二者会发生化学反应,错误;D. 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正确。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 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丙

C. 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 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C 【解析】 A、丙物质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故降温不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错误;B、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图可知,甲>乙>丙,故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丙,溶剂=溶液-溶质,故答案顺序正好反了,错误;C、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溶解30g,得50g水最多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金刚石都具有吸附性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

D. 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D 【解析】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而金刚石不具有,性质会随结构发生变化,错误;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可以灭火,错误;C、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二氧化碳对人体无害,错误;D、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反应甲→乙+丙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o”表示不同的原子,丙为呼吸作用产物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属于有机物

B. 乙的微观示意图为

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2H2O+O2↑

D. “●”原子所对应的元素的化合价在该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C 【解析】 根据题干丙为呼吸作用产物之一,丙为二氧化碳或者水,图示可知该反应为双氧水分解的反应2H2O2=2H2O+O2↑。 A、甲为双氧水,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错误;B、乙为氧气,氧原子为白球,故微观示意图不是,错误;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O2=2H2O+O2↑,正确;D、“●”原子所对应的元素的化合价在该反应前化合价为-1,反应后为-2,错误。故选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物质的性质一定相同

B.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物质一定是酸

C.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粒子的总称

D.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仰视读取数据,会导致配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D 【解析】 A. 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物质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例H2O2和H2O,错误;B.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物质不一定是酸,例CO2,错误;C.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某些分子可能会和原子质子数相同,错误;D.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溶液,仰视读取数据,取得的溶质会变多,会导致配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正确。故选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是(  )

项目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取样品,加水溶解后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

区别硬水和软水

取等量样品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

比较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硝酸镁溶液中,

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D

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

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

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滴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A、酚酞变红,有可能是变质后的碳酸钠导致,不可证明是否变质,错误;B、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正确;C、铁丝和铜丝都不和硝酸镁反应,故证明铁和铜的活泼性小于镁,但是无法比较铁铜的顺序,错误;D、甲烷和氢气都会产生水,故不可用水证明氢气的存在,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防城港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粗盐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干净,先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①NaOH②Na2CO3③BaCl2溶液,过滤,再加入④稀盐酸使溶液的pH=7将最后所得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精盐,加入溶液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②④

A 【解析】 NaOH去除MgCl2,Na2CO3去除CaCl2,BaCl2去除Na2SO4。唯一需要确定的顺序是氯化钡需要在碳酸钠之后,因为如果氯化钡靠后,过量的氯化钡无法被去除。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