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007  173015  173021  173025  173031  173033  173037  173043  173045  173051  173057  173061  173063  173067  173073  173075  173081  173085  173087  173091  173093  173097  173099  173101  173102  173103  173105  173106  173107  173109  173111  173115  173117  173121  173123  173127  173133  173135  173141  173145  173147  173151  173157  173163  173165  173171  173175  173177  173183  173187  173193  173201  211419 

科目: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1空气的成分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做法不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是( )

A. 露天焚烧秸秆 B. 用煤作燃料

C. 汽车排放尾气 D. 用氢气作燃料

D 【解析】 试题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用煤作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硫,造成酸雨;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会污染空气;氢气燃烧生成的是水,无污染。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1空气的成分 练习 题型:单选题

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B. 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C.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D. 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 【解析】 试题 A选项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是错误的叙述,污染环境;B选项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是错误的叙述,只能提高燃烧效率,但不能避免污染;C选项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符合这一主题;D选项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是错误的叙述,会污染环境,故答案选择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1空气的成分 练习 题型:单选题

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

A. PM2.5与雾霾天气

B. 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

C.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D.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

D 【解析】试题PM2.5与雾霾天气是由可吸入颗粒物形成的;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是甲醛;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硫;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1空气的成分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 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 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

C 【解析】 A、红磷要足量,故选项正确; B、本实验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正确; C、冒出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应使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并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故选项错误; 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等.故选项正确;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1空气的成分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污染以后一定要治理

B. 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C.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 对着一块干冷的玻璃片吹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 【解析】 试题绿色化学指的是无污染的化学,A错误;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B正确;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C错误;对着一块干冷的玻璃片吹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汽,D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1空气的成分 练习 题型:单选题

(题文)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是( )

A. 1:5 B. 1:4 C. 4:5 D. 4:1

B 【解析】 试题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氮气约占4/5,故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是1:4,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1空气的成分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区分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A. 观察气体的颜色 B. 闻气体的气味

C. 伸入燃着的木条 D.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C 【解析】 试题要区分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以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若木条燃烧更旺,则为氧气;若木条燃烧正常,则为空气;若木条火焰熄灭,则为二氧化碳。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1空气的成分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B. 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C. 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 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A 【解析】 A.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可做制冷剂; B. 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填充在食品包装袋内,能使食物隔绝氧气,防止食物因缓慢氧化而变质;C. 氧气有助燃性,在火箭发射做助燃剂;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条件下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用作电光源。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1空气的成分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自来水 B. 汽水 C. 液态氧气 D. 液态空气

C 【解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液态氧气中只含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而自来水、汽水、液态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2.1空气的成分 练习 题型:填空题

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从近来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下列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__。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少乘私家车,尽量乘坐公交车

(1)NO2、SO2 (2)C;(3)B 【解析】试题(1)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2)A、在露天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B、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些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C、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性,不会形成PM2.5;故会形成PM2.5的是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