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009  173017  173023  173027  173033  173035  173039  173045  173047  173053  173059  173063  173065  173069  173075  173077  173083  173087  173089  173093  173095  173099  173101  173103  173104  173105  173107  173108  173109  173111  173113  173117  173119  173123  173125  173129  173135  173137  173143  173147  173149  173153  173159  173165  173167  173173  173177  173179  173185  173189  173195  173203  211419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D 【解析】 原子失电子带正电,形成的是阳离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形成的是阴离子。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原子;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失去了电子,带正电属阳离子;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原子;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得到了电子,带负电属阴离子。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某些人指甲上常常出现小白点,这是缺锌的表现,这里的“锌”是指

A. 分子 B. 元素 C. 原子 D. 离子

B 【解析】 试题由题意可知,指甲上常常出现小白点,这是缺锌,这里的“锌”是指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 6个质子和8个电子

B. 8个质子和6个中子

C. 6个质子和8个中子

D. 8个质子和6个电子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知,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故C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能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的事实是 ( )

A. 湿衣服放在外面晒干 B.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C. 硫加热变成硫蒸气 D. 大块冰糖变成小块冰糖

B 【解析】 试题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是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在花园里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C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再分的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试题A、给篮球充气,是分子间隔变小,正确;B、在花园里可闻到花的香味,是分子不断运动的原因,正确;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是分子间有间隔,错误;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氢元素又含有氧元素的是( )

A. 铜绿 B. 金刚石 C. 氧化镁 D. 石灰水

AD 【解析】 试题铜绿中含有铜、氧、碳、氢四种元素,氧化镁中含有氧、镁两种元素,石灰水中含有钙、氧、氢三种元素,金刚石只含有碳一种元素,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NaOH溶液中的OH - 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 – 也能与酸反应

C. 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D. 碱溶液一定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B 【解析】 A.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B. NaOH溶液中的OH - 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 – 也能与酸反应;C. 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 D. 碱溶液一定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的溶液,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分子的体积变小

B. 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液体氢气与气态氢气都具有可燃性: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氢原子、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A 【解析】 试题A、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减小,体积减小因此密度增大,不是分子体积减小,解释错误; B、由分子不断运动产生的分子扩散现象,解释正确; C、都由氢分子构成,分子种类一样化学性质一样,解释正确; D、化学反应为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解释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杂质不溶于水)样品,可能还添加了K2SO4、KCl。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样品的预处理:

①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A中主要的阴离子,除CO32-外,可能还含有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样品成分的确定: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下述表格;限选试剂: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必要结论

步骤1:取溶液A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_______________,充分振荡,静置,过滤。

步骤2: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滤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

______,说明样品中未添加KCl

步骤3: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滤渣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说明样品中添加了K2SO4

过滤除去草木灰中不溶于水的杂质SO42-、Cl-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加入稀HNO3酸化,滴入几滴AgNO3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硝酸,充分振荡若固体没有完全溶解 【解析】 (1)①根据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方法是过滤解答;②根据草木灰中可能添加了K2SO4、KCl分析解答;(2)根据确定样品的成分分析解答。(1)①为除去草木灰中不溶于水的杂质需进行过滤。故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进行实验]图I是课本中的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烧杯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此实验说明了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II所示),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

③再往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1)若实验II的现象不明显,应当进行的改进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进后图II所示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I和图II所示装置虽能够证明分子的性质,但无法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图III和图IV所示装置:

(1)按照图III和图IV所示装置操作、几分钟后烧杯B中溶液变化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图III和图IV所示的装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杯甲中的酚酞溶液变红在不停地运动长条形滤纸条上的酚酞点从右到左依次变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药品的用量较少(或节约药品)酚酞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图III所示装置中,烧杯B变红的速率较慢,图IV所示装置中,烧杯B变红的速率较快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析】 [进行实验]氨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几分钟后烧杯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甲中的酚酞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