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 )
A. 星火燎原 B. 水滴石穿 C. 积水成渊 D. 披荆斩棘
A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星火燎原包含着物质的燃烧,燃烧是剧烈发光、发热的化学变化,星火燎原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水滴石穿是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积水成渊是将水聚集在一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蚕丝 B. 涤纶 C. 棉花 D. 钛合金
B 【解析】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A、蚕丝属于天然材料,错误;B、涤纶是合成纤维的一种,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正确;C、棉花属于天然材料,错误; D、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 武德合金熔点低,可以作保险丝
C. 二氧化锰可以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D.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C 【解析】 A、油在洗涤剂的作用下,以极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液体中形成乳浊液,冼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正确;B、武德合金因为熔点低,常用作保险丝,正确;C、催化剂具有专一性,一种催化剂并非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催化作用。二氧化锰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错误;D、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B.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C. 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B 【解析】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氧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A、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B、用嘴吹灭蜡烛时,气流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破坏了燃烧的条件蜡烛熄灭,不是隔绝氧气,选项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Ca3(PO4)2 B. NH4Cl C. NH4H2PO4 D. K2SO4
C 【解析】 仅含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仅含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仅含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复合肥料是指: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 A、Ca3(PO4)2中只有一种营养元素磷元素,不属于复合肥属于磷肥,错误;B、NH4Cl中只有一种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C、NH4H2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D、K2SO4中只...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体中含有50多种元素,某些元素缺乏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缺铁会引起坏血病
B. 缺钙会使幼儿及青少年患佝偻病
C.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D.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A 【解析】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错误;B、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乏会患佝偻病,正确;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正确;D、锌元素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智力低下,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某毒品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化学式C13H16ONC1),吸食后使人产生依赖,对大脑造成永久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酸氯胺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盐醱氯胺酮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3:16
C. 盐醱氯胺酮中含有盐酸 D. 一个盐酸氯胺酮分子中含有32个原子
D 【解析】 A、在盐酸氯胺酮中,C、H、O、N、Cl 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6):(16×1):(14×1):(35.5×1)=312:32:32:28:71,所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B、盐酸氯胺酮中,C、H、O、N、Cl 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6)≠13:16,错误;C、盐酸氯胺酮具有固定的组成,是一种纯净物,其中不含盐酸,错...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A.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C. .水蒸发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B 【解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诗人闻到梅花花香,正确;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 )
A. CuSO4、KCl、NaCl B. Na2CO3、NaOH、Ca(OH)2
C. H2SO4、Na2SO4、HCl D. NaHCO3、KNO3、NaCl
C 【解析】 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无色溶液中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A、三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时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三种物质之间不能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不符合题意;B、Na2CO3、NaOH、Ca(OH)2均能与H+在溶液中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且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0 | 0.3 | 4.8 | 2.8 |
反应后质量/g | 3.2 | 待测 | 8 | 6.4 |
A. 待测值为0.6
B. 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 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 甲一定是化合物
D 【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3.2g=6.8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6.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8g﹣4.8g=3.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6.4g﹣2.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