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试用“分子”“原子”或“元素”回答:
(1)酒精易挥发,这表明酒精________在作扩散运动,由液态变成气态,表明酒精________间的距离变大了。
(2)氧________保持着氧气的化学性质;铁________保持铁的化学性质。
(3)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据图比较分析,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的种类和数目不变,________的种类改变。
分子分子分子原子原子分子 【解析】 (1)酒精易挥发,这表明酒精分子在作扩散运动,由液态变成气态,表明酒精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了; (2)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所以保持着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所以保持铁单质的化学性质的是铁原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请解释下列变化:
(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
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或分子很小)氢气+氧气水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或每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解析】 (1)该图示反应的是物质的溶解过程,可以体现的微观信息主要有分子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很小等;(2)氢气燃烧生成水,其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结合图示可知②表示的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即: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或每两个氢原子与...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构成纯净物的粒子间的关系图。请在A、B处填入物质的化学符号,C、D处填入粒子名称(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或H2ONaCl分子离子 【解析】 根据分子可分解为原子,原子可结合为分子,则C为分子;原子得失电子后变为离子,则D为离子;铁和氧气属于单质,则A和B属于化合物;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由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关系图,A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是由分子构成的,水的化学式为:H2O(合理即可),B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题型:简答题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示意图,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一个水分子共有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个原子核。
(2)我发现如下规律:
①化学反应中,第Ⅰ纵行的元素比较容易________电子(除H外);第Ⅵ纵行的元素比较容易________电子,都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________数。
②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横行的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________数;同一纵行的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________数。
③核电荷数为19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________。
103失去得到最外层电子电子层最外层电子1 【解析】 (1)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一个水分子共有3个原子,且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所以一个水分子含有3个原子核,又因一个水分子(H2O)中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1)+(1×8)=10个质子;(2)①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时,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题型:简答题
(题文)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1)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甲、乙两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后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发生了”或“未发生”)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分子没有变化,分子间隔变大甲发生了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解析】 (1)从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可以看出,乙中水分子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2)从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可以看出,甲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题型:简答题
在化学晚会上,小林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图Ⅰ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图Ⅱ表示为:
①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③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
(2)如果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
氨气+氯化氢→氯化铵不同氢原子、氮原子和氯原子由于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使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使瓶变瘪 【解析】 根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氯化氢能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据此解答。 (1)①氯化氢能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故文字表达式为:氨气+氯化氢→氯化铵;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种类不同,则构成物质的化学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题型:实验题
已知一个氨气(NH3)分子的质量小于一个氯化氢(HCl)分子的质量,且分子运动速率和其质量成反比。已知氨气和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又知氨气与氯化氢相遇发生如下化学反应:氨气+氯化氢→氯化铵(白色固体)。A中充满HCl气体,B中充满NH3气体,当反应发生时会看到有大量白烟生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白烟现象,应怎样操作?_________白烟首先产生在________(填“A”或“B”)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这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一点):_______________。
(2)若要在B瓶中产生喷泉现象,应怎样操作?______________。
关闭止水夹b,打开a和c A 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快,故在A瓶首先产生白烟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分子运动慢 关闭所有的止水夹,挤出滴管中的水,氨气会溶于水,B瓶中的气压会很小,这时打开止水夹a和b,在B瓶中就会形成喷泉。 【解析】 (1)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白烟现象,就要让两种分子接触,那么,就要关闭止水夹b,打开a和c;由题意知,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分子运动速率和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燃烧中蜡烛融化 B. 产物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D. 蜡烛浮在水面上
B 【解析】 A. 燃烧中蜡烛融化 , C. 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 D. 蜡烛浮在水面上,状态或形态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均属于物理变化。B. 产物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2 s后取出,能观察到火柴梗( )
A. 均匀地变黑 B. 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C. 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 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B 【解析】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2s后取出,能观察到火柴梗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这是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时练 题型:单选题
有关蜡烛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B. 蜡烛燃烧放出热量、发出黄色火焰
C. 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
D. 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解析】 A、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反应现象而是生成物,故A错误; 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且发出黄色火焰能通过感官器官感觉到,故B正确;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水,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冷烧杯内璧有水雾产生,故C错误; D、因为在没验证前我们不知道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应说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D错误; 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