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057  173065  173071  173075  173081  173083  173087  173093  173095  173101  173107  173111  173113  173117  173123  173125  173131  173135  173137  173141  173143  173147  173149  173151  173152  173153  173155  173156  173157  173159  173161  173165  173167  173171  173173  173177  173183  173185  173191  173195  173197  173201  173207  173213  173215  173221  173225  173227  173233  173237  173243  173251  211419 

科目: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3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Cu2+、Cl﹣、SO42﹣ B. Mg2+、Na+、Cl﹣、CO32﹣

C. Na+、Ba2+、Cl﹣、NO3﹣ D. H+、NH4+、NO3﹣、Cl﹣

C 【解析】 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Cu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Mg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D、H+、OH-能结合生成水,NH4+、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10g镁、铝的金属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经测定溶液质量增加了9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

A. 19g B. 50g C. 58g D. 63g

C 【解析】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9g=1g,则在硫酸中氢与硫酸根的关系: 2H~SO4 2 96 1g x x=48g,所以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48g+10g=58g。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密闭容器中氢气在一定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时,常温下测得氢气的体积与剩余气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点表示的意义是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B. 氧气的起始体积为2mL

C. AB段表示剩余气体为氧气

D. C点表示剩余气体体积为(x﹣2)mL

D 【解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则每2体积的氢气能与1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A、B点剩余气体的体积为0,说明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气的体积为4mL,则氧气的起始体积为2mL,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气的体积为4mL时恰好完全反应,则氢气的体积小于4mL时,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或数字填空。

(1)3个铝离子_____。

(2)小苏打_____。

(3)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点燃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Al3+ NaHCO3 2H2S+3O22SO2+2H2O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1)3个铝离子就是在铝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3,可表示为:3Al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目前全球正面临着能源、环境、水资源等方面的危机。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显得格外重要。据报道,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如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能的主要优点是_____。(答一点即可)

(2)焦炭在反应①中体现出来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

(3)工业上常将石英砂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

(4)整个制备硅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在反应③的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清洁无污染等还原性增大与焦炭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更快氢气和氧气反应引发爆炸 【解析】 (1)太阳能的主要优点是:清洁无污染、取之不尽等;(2)焦炭在反应①中夺去了氧,是还原剂,体现出来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3)工业上常将石英砂粉碎,其目的是增大与焦炭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更快;(4)整个制备硅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在反应③的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氢气和氧气反应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硫酸铜溶液“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丁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所示,图中连线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丁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甲位置的“队员”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乙位置的“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3)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

(4)连线①②③④代表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中,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_____。(填序号)

Fe除铁锈Ca(OH)2+CO2═CaCO3↓+H2O①② 【解析】 根据题意,可以选择特殊位置,例如已知丁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丁应是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能与硫酸反应,硫酸与铁反应,铁能与硫酸反应,由此推出各种物质,根据物质的性质的相互间的反应,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由题意可知,丁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丁应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选用如图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同学选用C、G组合装置制取H2,则a应与_____(填“b”或“c”)连接。

(2)装置C与B相比,其优点是______。

(3)若乙同学要制取O2,可选用____组合装置(选一套即可),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4)若丙同学选用C、E组合装置制取CO2气体,并将生成的CO2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一条即可)

c能够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AD(或AE或AG)2KMnO4K2MnO4+MnO2+O2↑盐酸浓度大或石灰水浓度太稀或变质等 【解析】 (1)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装置G来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短管进入;(2)装置C与B相比,其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3)在实验室中,可选择装置A与D或E或G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装置A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所以是加热高锰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实验室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钾、硝酸钠和高锰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固体的成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按下列框图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一定有_____。

(2)第③步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为了不干扰对第③和④步实验结论的判断,试剂A应选择______。

高锰酸钾碳酸钾、硫酸钠氯化钠Ba(NO3)2+Na2SO4═BaSO4↓+2NaNO3硝酸 【解析】 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根据高锰酸钾溶于水呈紫红色的性质,可确定不含高锰酸钾,利用各物质与稀酸反应的现象不同;结合其他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一步一步地分析,便可以得出答案。 高锰酸钾溶于水呈紫红色的性质,可确定不含高锰酸钾,加入试剂A能得到无色无味的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题文)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往NaOH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时,发现溶液变成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消失,重新恢复为无色。于是该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溶液的红色为什么会变成无色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是所用的酚酞溶液变质了。

猜想二:可能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了。

猜想三: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O2反应了。

猜想四:可能是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讨论交流)

小组同学集体讨论后认为猜想一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

(查阅资料)

对于猜想二,大家认为是错误的。如果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了,就会生成Na2CO3•Na2CO3俗称纯碱,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呈碱性,pH约为10~11.9,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且红色不会消失。

(设计并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三,小组同学先往如图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从b处通入密度比空气大的稀有气体,将试管内的空气排尽。然后通过注射器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过一会儿红色仍然

消失。则猜想三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2)为了验证猜想四,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并得出了实验结论,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猜想四是正确的。红色褪去变成无色是因为NaOH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

(拓展延伸)

小组同学百度“酚酞”得知,酚酞(以H2In表示)其实是一种极弱的酸,遇碱溶液变红的变化可表示为:H2In(无色) In2﹣(红色),据此信息写出H2In遇NaOH溶液变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不合理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溶液变成了红色错误在两支同样大小的试管中,分别放入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别滴加1﹣2滴酚酞试液;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不消失,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变红色,然后红色消失H2In+2NaOH=Na2In+2H2O 【解析】 【解析】 【讨论交流】猜想一是不合理的,理由是: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学习了金属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知道了如何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俗名“愚人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进一步测定某黄铜的组成,称取了黄铜样品50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分5次共加入250g稀硫酸,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质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累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50

100

150

200

250

累计产生气体的质量/g

0.2

x

0.6

0.7

0.7

回答下列问题:

(1)x=__,该样品中铜的质量为__g。

(2)请在如图中画出样品中加入250g稀硫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示意图。

(3)黄铜样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01)

0.4、27.25g28.61% 【解析】 根据第一次和第三次可以看出,每25g硫酸对应0.1g氢气,所以可以确定x=0.4,而生成0.7g氢气也就是加入175g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据此分析和解答。 【解析】 (1)根据第一次和第三次可以看出,每25g硫酸对应0.1g氢气,所以可以确定x=0.4,而生成0.7g氢气也就是加入175g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设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