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071  173079  173085  173089  173095  173097  173101  173107  173109  173115  173121  173125  173127  173131  173137  173139  173145  173149  173151  173155  173157  173161  173163  173165  173166  173167  173169  173170  173171  173173  173175  173179  173181  173185  173187  173191  173197  173199  173205  173209  173211  173215  173221  173227  173229  173235  173239  173241  173247  173251  173257  173265  211419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下列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D为淡黄色固体粉末,E为液态金属。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部分反应后的物质已略去)

(1)写出气体F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

SO2KClO3KCl+O2Hg+O2HgO化合反应 【解析】 试题D为淡黄色固体粉末,可为硫,E为液态金属,可为汞;D和C反应生成F,那么C为氧气,F为二氧化硫;C和E反应生成G,G能分解生成C和E,那么G为氧化汞;固体A和固体B生成C,那么A和B分别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1)由推测可得为二氧化硫; (2)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3)为汞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1)实验1中,若液体X为稀盐酸。向盛有液体Y的烧杯中滴入适量液体X,液体Y中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鼓起,液体Y可能为_______________。实验后取下胶塞将烧杯取出,塞紧胶塞再向瓶内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若液体X为水,将其滴入盛有固体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可能为_______________,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将瓶中浑浊的液体变澄清,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三种)。

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白色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气球变鼓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生石灰或氢氧化钠 生石灰或氢氧化钠遇水放热,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加水、过滤、降温、加酸等 【解析】 (1)由“液体Y中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球鼓起”可知,X和Y反应生成了CO2,若液体X为稀盐酸,则液体Y可能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生成的CO2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

①实验时,取下橡皮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使用的红磷量不足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2)①吃烧烤时远处都能闻到一股香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烤时若碳不完全燃烧,容易引起CO中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游客旅游是自备“雪碧”汽水(配料主要是碳酸水、白砂糖),他打开瓶盖时发现有许多无色气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③温泉水对人体有保健和美容作用。池中的水常采用“砂滤——活性炭——消毒剂”的净化工艺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_________性。

烧杯里的水进入集气瓶,瓶中液面上升至刻度1A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不能很好的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中毒H2CO3=H2O+CO2 ↑吸附 【解析】 试题分析∶(1)上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示意图。①实验时,取下橡皮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待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里的水进入集气瓶,瓶中液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 ②水银 ③自来水 ④冰水混合物 ⑤碘酒 ⑥氯酸钾 ⑦液氧 ⑧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固体剩余物,请用序号填空(注意:少填、多填均不得分)

⑴属于混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 ⑵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⑶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⑷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⑸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③⑤⑧②④⑥⑦②⑦④⑥④ 【解析】 (1)①洁净的空气③自来水⑤碘酒⑧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固体剩余物等都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均属于混合物;(2)②水银④冰水混合物⑥氯酸钾⑦液氧均只含有一种物质,都属于纯净物;(3)②水银⑦液氧等物质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4)④冰水混合物⑥氯酸钾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5)④冰水混合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二氧化碳能使_______________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澄清石灰水氧气 【解析】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在①红磷;②冰水混合物;③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固体;④空气;⑤食盐水;⑥液氮;⑦银白色的细铁丝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④⑤①②⑥⑦ 【解析】 ①红磷由磷元素组成,属于纯净物;②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③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固体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可能还有未反应完全的高锰酸钾,属于混合物;④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⑤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⑥液氮就是液态的氮气,属于纯净物;⑦银白色的细铁丝为铁,属于纯净物。故属于混合物的是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下同),以高锰酸钾为试剂利用此装置制取氧气时,还要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管通入。

(3)某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由于该同学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容器内的反应就停止了,若想集满这瓶气体,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请你帮他想两种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你认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 + 3H2 ======== 2NH3。用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_____________(将下面五张图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序号排列)。

长颈漏斗 水槽KMnO4K2MnO4 + MnO2+O2 A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复燃,满了a BC 再加入适量的双氧水使反应继续进行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内加水,将锥形瓶内的氧气压入集气瓶中AD或F54123 【解析】 试题(1)有图可知①长颈漏斗;②水槽;(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2)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时,使用______(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3)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放一种紫黑色的药品是__________,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

(4)在实验中我们要遵守实验规则。如使用A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只写一条)_______________。

(5)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待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待_____________时,已经收集满气体;

(7)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可以值得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则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可以选择______,收集氨气的实验装置可以选择_______。

(8)实验小组后来改进了实验,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在理解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归纳本实验的目的:(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高锰酸钾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等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已收集满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时A、E开始排出来的是空气最低处测量生成的氧气的体积 【解析】 (1)仪器①为酒精灯;②为铁架台;③为水槽;④为集气瓶。(2)组装好仪器时,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科学探究题

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 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Ⅰ.

A中无明显现象, 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产生的气体是_____

② 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Ⅱ. 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① 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质量等于ag

红砖粉末的____和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Ⅲ.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_________

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

(拓展应用)

己知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向101.2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2g CuSO4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则生成氧气_______________g

氧气质量 化学性质C中产生气泡较慢3.2g 【解析】 Ⅰ、从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可知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或);Ⅱ、红砖粉末能重复使用且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发生变化可知,红砖粉末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Ⅲ、C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D慢,可知,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拓展应用】反应充分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则溶剂质量分数为98%,该溶液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的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颜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小红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红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和空气中的__________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红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__________。

(实验结论)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空气的成分中不含氯元素氮气(或N2)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并生成淡黄色固体2Mg+O2点燃 2MgO3Mg+N2点燃 Mg3N2 【解析】 【查阅资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于空气中无氯元素,所以燃烧产物中一定不存在氯化镁;【提出猜想】空气中含有氮气,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生成的白色固体物质中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而氮化镁为淡黄色,所以淡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