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操作包括: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紧,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气管从水面取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A. ③④①⑤⑥② B. ③④①⑤②⑥ C. ④①③⑤②⑥ D. ④①③⑤⑥②
A 【解析】 试题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操作包括:“组、检、装、固、点、收、移、熄”,故答案选择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若实验中忘了加入催化剂,其结果是( )
A. 不产生氧气 B. 生成氧气的速度慢 C. 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 没有影响
B 【解析】 A、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若实验中忘了加入催化剂,能产生氧气,只是速率较慢,错误;B、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若实验中忘了加入催化剂,能产生氧气,只是速率较慢,正确;C、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若实验中忘了加入催化剂,能产生氧气,放出氧气的质量不变,错误;D、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若实验中忘了加入催化剂,只是速率较慢,而不是没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时,发生试管炸裂现象,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有(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⑦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
A. 全部 B. ①②③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⑥
B 【解析】 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在加热之前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珠,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导致冷凝水倒流,在加热的时候没有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而是使用焰心进行加热,收集完氧气之后没有先将导管撤出,再熄灭酒精灯,或者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而没有加入催化剂不会导致试管炸裂,该反应一般不需要加入催化剂。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 )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
A. 问题 B. 假设 C. 实验 D. 结论
BC 【解析】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和表达与交流。 “可能是食盐”,应该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可以尝一尝”应该是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即通过实验的方法。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 20mL 时,将量筒平放,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20mL,则该学生实际取的液体体积_____20mL.(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小于; 【解析】 在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的时候,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会使得量取的液体的体积比实际的偏小,即小于20 ml。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2)炸脆的食物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脆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3)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看到表面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O2;H2O;CO2; 【解析】 根据空气中的成分进行分析。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因为氧气能够供给呼吸;(2)炸脆的食物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脆了,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3)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看到表面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三层。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中 (如图),约1s~2s后取出,可观察到_____处(填序号)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_____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试管应放在酒精灯的_____焰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
(2)如果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_____(填字母),如果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_____(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_____(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D;B;集气瓶内根本没收集到氧气或装置漏气;B;A; 【解析】 (1)分液漏斗中应放液体,锥形瓶中可放固体.此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所以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放入的是:二氧化锰.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2)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因用排水集气法可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所以可选用装置D.故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A 【解析】 空气由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He、Ne、Ar)、二氧化碳(CO2)、其他气体和杂质(如H2O)五部分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