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096  173104  173110  173114  173120  173122  173126  173132  173134  173140  173146  173150  173152  173156  173162  173164  173170  173174  173176  173180  173182  173186  173188  173190  173191  173192  173194  173195  173196  173198  173200  173204  173206  173210  173212  173216  173222  173224  173230  173234  173236  173240  173246  173252  173254  173260  173264  173266  173272  173276  173282  173290  211419 

科目: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 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 车胎在阳光下爆裂,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B 【解析】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但是仍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正确;C、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金属、稀有气体等,错误; D、车胎在阳光下爆裂,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体积增大,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初中学过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电子尽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各电子层的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为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5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0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15个,而各电子层的最大容量仍为2n2,则核电荷数为40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  )

A. 2,8,18,8,4 B. 2,10,15,10,3 C. 2,8,15,10,5 D. 2,8,18,10,2

C 【解析】 若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的基本规律为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5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0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15个,而各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仍为2n2,则核电荷数为40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2、8、15、10、5。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⑤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A 【解析】 ①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比如氢原子不含有中子,错误;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正确;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正确;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正确;⑤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

B. 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

C. 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

D. 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D 【解析】 A、由图可知钠原子失去电子,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故A正确. B、由图可知钠原子失去电子,而氯原子得到电子,即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所以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故B正确. C、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故C正确. D、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而不存在氯化钠分子,故D错误. 故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淮北市相山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有丰富的负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离子(如O2-),O2-与O2比较,不相同的是( )

A. 质子数 B. 含氧原子个数 C. 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C 【解析】 A、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失去电子时带正电荷,正电荷数等于失电子数,得电子时带负电荷,负电荷数等于得电子数。在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改变的是电子数,原子核不变,故质子数不变,不符合题意;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所以所含氧原子个数不变,不符合题意;C、O2-,说明氧分子得电子形成,电子数比氧分子多,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形成离子的过程中,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C. 化学性质 D. 电子层数

A 【解析】 A、因质子在原子核内,电子在核外,当原子变为离子,变化的只是核外的电子数,质子数不变,则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B、因原子变为离子时要得到或失去电子,则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电子数不同;C、因原子变为离子时要得到或失去电子,则由原子变成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发生变化;D、因金属失电子变为离子,金属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大于离子的电子层数,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已知A、B是原子序数小于18的两种元素(均大于2).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在此化合物中,所有离子均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若A的核电核数为a,则B的核电核数不可能是(  )

A. a+8﹣m﹣n B. a+18﹣m﹣n C. a+16﹣m﹣n D. a﹣m﹣n

B 【解析】 A、B是第2或第3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它们可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则A为金属元素,离子为An+,B为非金属元素,离子为Bm-,离子均有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结构,①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同,设B的原子序数为x,则a-n=x+m,即x=a-n-m;②若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在同周期,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差8,则a-n+8=x+m,即x=a+8-m-n;③若金属离子在第2周期,阴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跟铵根离子(NH+4)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粒子是( )

A. H2O B. LiF C. OH- D. Na+

D 【解析】 NH4+中N原子的质子数为7,H原子的质子数为1,所以NH4+的质子数为11,电子数=11-1=10. A、H2O中质子数为10,电子数=质子数=10,故A错误. B、F-中质子数为9,电子数=9+1=10,故B错误. C、OH-中质子数为9,电子数=9+1=10,故C错误. D、Na+中质子数为11,电子数=11-1=10,故D正确. 故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对于Fe、Fe2+、Fe3+三种微粒子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A. ①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A 【解析】 Fe、Fe2+、Fe3+是铁元素的三种不同微粒,故核电荷数相同,F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失去后形成了Fe2+、Fe3+,故核外电子数不相等,电子层结构也不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外出的电子可以忽略不计,故质量几乎相等,等质量的三种微粒所含的质子数相等.故①④⑤正确,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7 B. 9 C. 10 D. 19

B 【解析】 试题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因为质子数等于原子内的核电荷数。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