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青绿山水巨作《千里江山图》中的颜料都是来自天然矿石,其中的4种矿石及其主要成分如下: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中,含有_______种元素。
(2)赭石还可以用于炼铁。其主要成分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孔雀石有可能用于炼铜
B. HgS中S和Hg元素的质量比为32:201
C. 上述天然矿石的主要成分都属于氧化物
4 70%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等。 (1)由孔雀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组成的; (2)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00%=70%; (3)A、孔雀石中含有铜元素,有可能用于炼铜,正确;B、HgS中S和Hg元素的质量比=32:201,正确;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科普阅读理解〗
1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新鲜的水果人人爱,但关于水果保鲜有很多传闻,现从科学角度对传闻进行解读。
传闻1:给橙子打蜡
霉菌是橙子最大的威胁,往橙子上喷液态石蜡是对付霉菌的有效方法,虽然用在食品工业方面比较奇怪,但是对橙子非常适合。橙子外皮一般不作食用,石蜡又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物质,不大量摄入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传闻2:给荔枝泡药水
荔枝素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说法,是保质期较短的季节性水果。目前最常用的荔枝保鲜剂是柠檬酸和冰盐水,前者能够减少荔枝外壳表面的真菌,并让果皮处于微酸环境中,延缓其变色;后者是用低温抑制荔枝的呼吸强度,起到保鲜、延长贮藏时间的作用。这样浸泡过的荔枝保质期可延长至7~15天。
传闻3:香蕉是催熟的
乙烯(C2H4)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很少的乙烯就能让香蕉迅速成熟,而成熟中的香蕉又会不断地产生乙烯,因此熟香蕉的贮藏期很短,在远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容易腐烂。为延长香蕉的保存时间,控制乙烯的浓度,国际通行做法如下图所示。
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3-2014)》,合理使用乙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有些人认为乙烯是一种激素,吃了用它催熟的香蕉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其实,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为“植物外源激素”,只对植物起作用,它和动物激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作用机理也不同,对人体并不会起作用。
《标准》中部分水果的乙烯最大残留量
食品 | 苹果 | 香蕉 | 猕猴桃 | 哈密瓜 | 葡萄 | 蓝莓 |
最大残留量(mg/kg) | 5 | 2 | 2 | 1 | 1 | 20 |
看完上面关于传闻的解读,相信你对如何健康食用水果已有心得。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水果变色腐烂发生了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荔枝保鲜剂中柠檬酸的作用是_______。
(3)按照国家标准,猕猴桃中乙烯的最大残留量为______ mg/kg。
(4)香蕉采摘后,维持低温、充入CO2和使用高锰酸钾,会使乙烯的浓度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
(5)下列有关水果保鲜及食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石蜡能延长橙子的保质期
B.温度不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C.儿童性早熟跟食用催熟香蕉等水果有关
D.合规使用化学方法水果保鲜不会对人造成危害
化学减少荔枝表面真菌,延缓果皮变色2降低AD 【解析】 本题通过介绍几种水果的保鲜措施,考查了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获取有用信息。 (1)水果变色腐烂的原因之一是真菌、霉菌大量繁殖,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2)根据题文中“最常用的荔枝保鲜剂是柠檬酸和冰盐水,前者能够减少荔枝外壳表面的真菌,并让果皮处于微酸环境中,延缓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的污染物排放,主要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1)在发动机内的高温条件下,氮气可以通过化合反应转化成污染物NO,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_____________;
(2)在氧化催化转化器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
(3)尿素[CO(NH2)2]溶液热分解时的反应方程式如下:CO(NH2)2 + H2O 2NH3↑+ CO2↑
若消耗60 g尿素,可以产生NH3的质量为________g。
(4)从SCR催化转换器中排出的气体中有N2。下列推测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SCR催化转换器可能将NH3和NO2转化为N2
B.无污染的排出气中只有N2
C.进入SCR催化转换器的气体中可能含有N2
N、C 34 AC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微粒模型图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答中要注重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1)氮气和氧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O22NO,1个氮分子与1个氧分子能生成2个NO分子,所以图2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是: ; (2)在氧化催化转化器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转化成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如图所示。
(1)步骤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2)步骤③的名称是_________。
搅拌,加快溶解蒸发 【解析】 本题考查了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1)步骤①是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2)步骤③的名称是蒸发。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为验证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若溶液是稀盐酸,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所用的金属可能是______。
A. Mg B. Zn C. Cu D. Ag
(2)若溶液是CuSO4溶液,金属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
CDCuSO4+Fe==FeSO4+Cu(合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度不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的知识分析回答。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H>Cu>Ag,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金属没有与酸反应,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之后,故选C、D; (2)若溶液是CuSO4溶液,金属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有金属活动性大于铜的金属将铜置换...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氧气的性质,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1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2中,点燃红磷前需要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的原因是________。
生成黑色固体3Fe+ 3O2Fe3O4防止红磷燃烧放热导致集气瓶中气体逸出 【解析】 本题考查了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根据常见实验的现象、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1)实验1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 3O2Fe3O4; (2)红磷燃烧时放出热量,气体受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并研究CO2的性质。
(1)实验室制取CO2原理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要检验CO2,活塞K应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
(3)加入药品充分反应后,若向②中加入足量稀H2SO4,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打开产生大量气泡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硫酸的性质。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若要检验CO2,则应让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因此应该打开活...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魔术时发现,若向某种红色饮料中加碱和亚甲基蓝(一种化学试剂),混合振荡后,饮料先变成蓝绿色,静置后逐渐变成黄绿色。
(提出问题)加碱和亚甲基蓝后,红色饮料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查阅资料)
ⅰ.该饮料含有天然色素“花青素”,它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ⅱ.亚甲基蓝呈蓝色,溶于水可形成蓝色溶液。
(进行实验、分析解释、获得结论)
实验1 初步探究饮料变色的原因。
(1)根据实验现象推测,酸碱性________影响饮料的颜色(填“会”或“不会”)。
(2)小组同学认为“加入亚甲基蓝不是饮料变蓝绿色的唯一原因”,依据的现象是_____。
(3)综合实验1猜想“红色饮料变蓝绿色与亚甲基蓝有关”,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编号)。
实验2 进一步探究静置一段时间后饮料颜色变化的原因。
(4)由实验2-1可以推断,NaOH在空气中变质不会导致饮料静置后变黄绿色,理由是_______。
(5)小组同学结合实验1和实验2,推测化学魔术中红色饮料发生颜色变化的过程与________有关。
会1-4中呈紫色1-3和1-5(多写1-1不扣分)NaOH与空气中CO2反应的产物是Na2CO3和水,2-1的现象说明Na2CO3不会导致静置后的饮料变黄绿色亚甲基蓝、NaOH、空气或氧气 【解析】 对比实验1﹣2和1﹣3,推测酸碱性对饮料颜色的影响;分析实验1﹣4的现象,找出依据;对比实验1﹣3和1﹣5的现象,得出红色饮料变蓝绿色与亚甲基蓝有关;对比实验2﹣1和2﹣2,结合碳酸钠溶液...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子数相同 B. 质量相同
C. 电子数不相同 D. 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A 【解析】 A、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正确;B、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质量不同,错误;C、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错误;D、16和18表示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种粒子,不带电性的是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B 【解析】 A、质子带正电,不符合题意;B、中子不带电,符合题意;C、电子带负电,不符合题意;D、原子核带正电,不符合题意。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