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
(1)溶液的导电性是指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
(2)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试验溶液的导电性,灯泡越亮,表示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3)溶液的导电性也可以用电导率仪(如图B)测定出的电导率数值大小进行衡量。电导率数值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提出问题1)溶液是否都能导电?
(进行实验1)25℃时,用图A装置进行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编号 | 液体 | 现象 | 实验结论与解释 | |
1-1 | 100mL水 | 灯泡不亮 | 水不导电 | |
1-2 | 100mL 10%的硝酸钾溶液 | 灯泡亮 | 硝酸钾溶液能导电 | 溶解在水中的硝酸钾能够解离出自由移动的k+和NO3- |
1-3 | 100mL 10%的蔗糖溶液 | 灯泡不亮 | 蔗糖溶液不导电 | 溶解在水中的蔗糖不能解离出自由移动,仍以蔗糖分子形式存在 |
(提出问题2)溶液的导电性是否受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进行实验2-1)30℃时,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的电导率,将数据记录下表。
氯化钠溶液浓度(%) | 1.4 | 2.8 | 4.2 | 5.6 | 7.0 |
电导率值(S/m) | 2.000 | 3.219 | 4.533 | 5.800 | 7.133 |
(进行实验2-2)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的目的是________。
(2)通过实验1-2和实验1-3的对比,说明________对溶液的导电性有影响。
(3)实验2-1中,溶解在水中的氯化钠解离出的离子是_______和______,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根据实验2-2,不能够得出“对于氯化钠溶液来说,温度越高,溶液的导电性越强”原因是_______。
(反思与交流)
(5)完成实验1-3后,有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实验1-1,理由是_________。
探究水是否导电溶质Na+和Cl- 温度一定时,氯化钠溶液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氯化钠溶液浓度较低时,温度升高(改变)对溶液导电性几乎无影响氯化钠溶液浓度相对较大时,温度越高,溶液导电性越强由蔗糖溶液不导电,可推知水不导电 【解析】 【进行实验1】水不导电的原因是:水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解释与结论】(1)实验1-1测定了水的导电性,由灯泡不亮,说明了水不导电,所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是否...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题型:单选题
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猜想 B. 实验 C. 推理 D. 归纳
D 【解析】 “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属于猜想;“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属于探究中的实验;“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属于推理;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归纳。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
B. 用镊子取用二氧化锰
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最后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
D. 实验室模拟炼铁时先加热氧化铁再通一氧化碳
C 【解析】 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取用;C选项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最后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为防止发生爆炸实验室模拟炼铁时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故答案选择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题型:单选题
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
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 | 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 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 | 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于天平上 |
A | B | C | D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A、酒精灯使用后应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并且盖两次,第一次是为了使火焰熄灭,第二次是使灯帽内外气压平衡,方便下次使用,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时,不能将滴管口朝上,防止腐蚀胶头,错误;C、量筒用来测量液体体积,不能直接加热,正确;D、使用天平称量药品时,需要将药品放在称量纸上或烧杯中称量,错误。故本题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题型:单选题
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
A. 长颈漏斗 B. 量桶
C. 坩埚钳 D. 椎形瓶
C 【解析】 A、长颈漏斗,错误;B、量筒,错误;C、坩埚钳,正确;D、锥形瓶,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的上方,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导致污染试剂;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C、过滤时滤纸紧贴玻璃棒,中间不留气泡,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烧杯与玻璃棒接触,同时注意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玻璃棒紧贴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碳酸钠
C. 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 D. 加入石灰石
B 【解析】 A、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固体放在试管底,然后将试管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C、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或大颗粒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将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 将试管直立,将固体放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 B. 测溶液pH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D 【解析】 A选项是错误的操作,称量氢氧化钠时要盛放在玻璃仪器;B选项测量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直接伸入溶液中;C选项进行过滤操作时,应用玻璃棒引流;D选项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是正确的操作,故答案选择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题型:单选题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操作正确合理的是 ( )
A. 液体过滤 B. 测定溶液的pH C. 闻气体气味 D. 点燃酒精灯
B 【解析】 A、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B、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正确;C、不能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而是要用手轻轻的扇过来闻,错误;D、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题型:单选题
在 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A. 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 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 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 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C 【解析】 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易导致人被烫伤或腐蚀;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液体易因沸腾而喷出试管;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能使试管均匀受热,不会炸裂。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